第一百六十二章(4 / 5)
君。等到国土分割完,他们不介意给庸侯留出一块土地,让他得以安身。
原本计划十分顺利,在家臣们的游说下,人王已经动心。
不想事情节外生枝,庸侯神来一笔,在人王下旨前递送奏疏,愿意献出半个庸国。
如此一来,事情就变得有些棘手。
诸侯上书献土,人王必须顾及其他诸侯的反应,再不讲究也要安抚,不能再对另一半土地动心思,否则很容易引起诸侯国不满。
此外,人王还要下力气助庸侯归国。即使不能继续做国君,也要保证他今后的权利和地位。想想庸侯是如何被逐走,任谁都会感到头疼。
不助庸侯就是无情无义,助他归国则会引起国人不满甚至招来怨恨,事情当真是两难。
郅玄和赵颢移走庸国国人倒像是在帮忙,使中都城不必被架在火上烤。
这种情况下,之前想借此挑事的人全都偃旗息鼓。谁都不想做出头椽子,捞不到好处还会惹来一身麻烦。
有人暗中揣测,郅玄和赵颢是否早有预料,断定事情会走到这一步。如果真是这样,岂止是走一步看三步,简直是神机妙算,料事如神。
以两人平日里的作风,事情更像是郅玄谋划。一时之间,关于西原侯不测之智的传言再次沸沸扬扬,氏族上层皆有耳闻。
献上的一半国土同样不好处理。
这些土地不再属于庸国,而是归于人王。
对王子来说,诸侯国的土地可以谋取,人王手中的绝对不行。否则就是犯上,别说扳倒太子日后登位,目前的权力能否保住都很难料。
“马上收手!”
两位王子同时做出决定,命令家臣停手,不要再盯着这些土地。
不想事情生变,隔日朝堂上有氏族进言,将庸侯献土交王子良和王子川治理。明面上夸赞两人才具过人,实质上是勾起人王疑心,对父子关系大肆挑拨。
这是阳谋,出面的人也没遮掩,全都是太子家臣。
两位王子恨得咬牙切齿,可谁让他们之前跳得太高,姿态做得太足。计谋固然简单,甚至称得上粗陋,可就是十分有效。
将三个儿子的表现看在眼里,人王没有当场表态,只是下令退朝。
退朝没多久,宫中突然传出旨意,将半数庸土赐给王子淮。
王旨送到王子淮府上,并广告天下,再不容更改。
事情发生得太快,太子和两位王子都是措手不及。等他们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