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3 / 4)
换成以往,氏族们的作战方式是将目标打乱,随后各凭本事,能杀多少杀多少。
如今情况不同,数万的狄戎代表数万劳动力,按照西原国君的说法,都是奔跑的韭菜,送上门的钱。杀是要杀,不杀如何震慑。但不能全杀光,主要目的还是要抓。
为方便抓捕,也为掐灭隐患,避免逃散的狄戎为祸,氏族们决定联合行动,部分人对大军进行切割,其余人在外围拦截逃窜的狄戎,以防有漏网之鱼。
“此战不以人首计功,事后利益均分。”
不过这样一来,八千甲士和卒伍不够用,必须调动一批庶人和奴隶。
庶人倒是好说,发下兵器在外围游走,不会产生大问题。麻烦的是奴隶,戎奴狄奴干活可以,若参加战斗,难保不会有意外发生。
“诸君无需担忧。”出声的是一名中大夫,身为赵颢家臣,原在矿场任职,也是最先提出用狄人开矿并获得成功之人。其因政绩出色被火速提拔,在赵颢归国之后,同数名同僚一起负责颢城事务。
他之所以让众人不必担心,绝非无的放矢,而是有相当大的底气。
他比在场的任何一名卿大夫都更了解狄奴,他可以拍着胸脯保证,现在的狄奴绝对是言听计从,赶都赶不走。无需担心他们会在战场上逃跑,相反,在和狄戎发生战斗时,他们会异常地凶狠,发挥出惊人的战斗力。
“吾曾携其扫部,甚是好用。”中大夫道出自己的经验,用事实说话,打消众人顾虑。
行动计划迅速布置,两城军队各自集结,留下部分守卫力量,其余全部开拔,浩浩荡荡奔赴战场。
召集的庶人跟在队伍身后,各自手持兵刃,全无对战斗的恐惧,反而跃跃欲试。对他们来说,获得战功的机会少之又少,极为难得。听到调遣,第一反应不是担忧,而是兴奋,无比地兴奋。
机会终于来了!
以战功为荣的诸侯国,若想改换门庭,上战场是最快的途径。对庶人们来说,发到手中的不是武器,完全就是财富密码,不牢牢抓住还等什么!
奴隶们同样兴奋,尤其是狄奴和戎奴,即使手中只拿着木棍,也压不住他们对战场的渴望。
他们渴望战斗,渴望用勇武证明自己。
同是狄戎又何妨?
这才能证明自己的赤胆忠心!
如果郅玄在场,看到这群火热的狄戎肯定会吃惊不小。
活脱脱一群斯德哥尔摩,以万为计数单位,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