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清和 > 第233章 大典

第233章 大典(5 / 6)

不过,比起打惯交道的蒙古和突厥部落,高鼻深目的夷人明显不招人待见。

为何?

太不讲卫生!

眼泪鼻涕都用袖子擦,准备一条手帕很难?手帕买不起,草纸总行吧?

解决五谷轮回问题不晓得找茅房,闹得五城兵马司的军汉见到红毛黄毛就双眼发红,挥舞着铁尺就想揍人。

吃饭不用筷子,不用匕首,直接上手。

不洗脸不洗脚不洗澡,问一句,回答说是因为信仰。

大明学子愕然,这是哪门子信仰?信仰让他们不讲卫生?

鞑靼瓦剌兀良哈鄙夷,蒙古铁骑到过欧洲,传播过“文明”。一百多年过去,这些夷人还是一样不开化!

女真人觉得,比起这些夷人,自己称得上是文明人。

野人女真咬着骨头,嘿嘿咧嘴,暂不发表感想。

在大明生活数年,早已习惯大明服饰,深谙大明生活方式的迪亚士,见到“同乡”这般表现,恨不能以袖遮脸,掩面疾走。

丢人啊!羞与之为伍。

好在环境最能改造人,在大明生活一段时间,不好的习惯总能改掉。

但也导致另一个问题,大明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呈井喷式发展。发展到后来,走在京城大街上,迎面撞到一个人,都可能是某某国的王子大公。

大明的顺天,隐隐有了盛唐时长安的影子。

遥远的丝绸之路已变得荒芜,海上的航路却不断开辟。

遥远的历史时空中,飓风掀起一场巨变,新的世界中心,在暴风过后散发出耀眼的光华。

矗立在世界东方,当世最强盛的王朝,大明帝国。

永乐九年十一月,各地藩王宗室纷纷上表,请进京朝贺。

同年十二月,朱高煦奉召前往南京。

天子敕立东宫官属,命成国公朱能兼太子太师,魏国公徐辉祖兼太子太傅,定国公沈瑄兼太子太保。武阳后侯徐增寿兼太子少师,新城侯张辅兼太子少傅,兴宁伯孟清和兼太子少保。

户部尚书夏元吉兼詹事府詹事,兵部尚书金忠兼詹事,兵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俱兼少詹事。吏科都给事中,刑科左给事中俱为詹事府丞。

原本,詹事府詹事只有一人,考虑到多方面因素,朱棣任命两人。遇决断之事,均由夏元吉出面。作为靖难功臣,在威武间都吃得开,金忠所起到的作用,不过是借个名头,以示天子对皇太子的重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