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清和 > 第179章 炸开锅

第179章 炸开锅(5 / 6)

朱棣很感动,道:“三位爱卿都是国之栋梁,朕心甚慰。”

被天子夸奖,夏元吉三人感动得痛哭流涕,被今上叫一声“爱卿”,代价当真是不小。

翌日,夏元吉三人当着群臣的面,上疏奏请调征讨安南大军筹集之粮充户部,并言,以户部钱钞充饷。

群臣大哗,瞬间炸开了锅。

“臣反对!”

刑科给事中第一个跳出来反对,随后,更多朝臣对此提出异议,文武皆有。

自永乐帝整顿朝纲,锦衣卫大批抓人,通政使司再不敢轻易对外泄露奏疏内容。成国公的奏疏,除了夏元吉三人和经手的通政使司官员,朝臣一概不知。

武将担心大军粮饷,以为户部是要给征讨安南的大军下绊子。在外征讨的大军,粮饷自筹不说,还要抽调一部分,不是下绊子还能是什么?

文臣则对夏元吉以铜钱换粮的提议颇具微词。此举和商人交易有何区别?简直是有辱斯文,滑天下之大稽!

朝中争论之声四起,除了同夏元吉一起面圣的户部左右侍郎,绝大部分朝臣都认为这项奏请不应通过。

永乐帝没出声,等到朝堂上之上的文武大多表态之后,才将朱能的奏疏抛出,再以户部存粮数目对比。

“去岁顺天八府,应天十八府多处郡县遇灾,或大水,或地动天旱,田粒无收。朕已下旨,免遇灾州县今岁夏粮,敕前所负租税课臧罚等物均输钞。”

话落,朱棣坐在龙椅上,俯瞰殿中群臣。

百姓遇灾,粮税自然要减免。

现在户部缺粮,边军也等着发饷,不从有粮的地方借调,谁来补充缺额?

御史?给事中?还是大理寺卿?五军都督府?

“朕每念军士深入安南之地,冒触瘴毒,道阻地疏,无不感怀。道远不能劳,无粮令其自筹饷,心忧甚,夜不能寐。今成国公兴宁伯筹粮甚巨,军饷无忧,且部分馈送至北,有国士之功。朕不能嘉恤,反夺其功,可乎?”

群臣默然。

是啊,大军在外征讨,朝廷不给支援就已经很说不过去了,还要伸手,算怎么回事?

更有人注意到,天子不只提了兴宁伯,更将成国公列在其前,显然是在给武将提醒,反对之前掂量一下,自己够不够分量。

左班文臣中,户部尚书和左右侍郎应该是得了皇帝授意,才甘愿冒着被群臣攻讦的风险出头。哪怕这次被参倒,被发配到天涯海角,只要永乐帝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