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噩耗一(2 / 6)
全能收拾了他们。
大宁上下及附近边卫早已认清一个事实,跟着兴宁伯有肉吃,有钱赚。惹恼兴宁伯,财路断了不说,极有可能引来定国公这尊杀神。
被揍被砍,都只能自己受着。
自靖难时起,兀良哈头目们就与孟清和打过交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明里暗里被坑了几次,却也得了不少好处。见到兴宁伯,三卫上下都收敛起暴脾气,一门心思的发财致富,为大明服务。
老资格尚且如此,新来的竟敢不服从管理,不守纪律,各种挑事,不是找揍还能是什么?
初犯,揍。
再犯,继续揍。
屡教不改,撤了拳头上刀子,用刀背拍,死不了。
不服?
好,狼牙棒招呼。
几次下来,大宁垛集来的壮汉们全老实了。
操练屯田,巡视边防,建造地堡工事,一点不含糊,比出身贴户的边军都积极。
孟清和见壮汉们表现不错,军饷之外,提前发了红利。
牛羊,钱钞,布帛,香料,按照人数下发到旗中,军官和头领还能多得一份。数量比不上老资格的边军,却足够新来的壮汉们吃饱喝足,顺便改善一下部落中的生活。
大棒和甜枣并行之下,大宁边军系统一片和谐,别处卫所时常出现的满帆,基本都被消灭在萌芽之中。
对此,孟清和很是泰然。
饷银给足了,拳头摆出来,利害关系一清二楚,脑子进水了才会继续走在刺头的大路上,一去不回头。
大宁的成功,其他边卫想仿效,却很难实现。
首先,没有兀良哈这样的老资格,少了把锋利的刀子。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大宁太有钱。
自兴宁伯成为大宁镇守,往日荒凉的边塞之地,接连孵出了一只又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夏秋两季互市,时常有新产品问世的大宁杂造局,随郑和出航的海船,都为大宁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近期还有包着头巾,做异域打扮的大食商人出现在大宁,带来的货物不多,却足够引人注目。
大宁如此附于,引来了取经的队伍,也招来了觊觎贪婪的目光。
无奈,孟清和提前打点好了皇帝的内库,又有国公爷和亲王做依仗,加上宦官个和锦衣卫之友的名头,敢打他主意,无异于是向天子的库房伸手。
不是找死,胜于找死。
歪心思动不了,只能脚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