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清和 > 第142章 郑和下东洋一

第142章 郑和下东洋一(5 / 6)

拳声腿风,解决公务,也顺便减压。

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人,时刻战斗在岗位第一线的斗士。

不是朱旺等人天生如此,只因工作和绩效奖金直接挂钩。

兴宁伯是谁?简在帝心的猛人,带着大宁都司和边军一同发家的厚道人。

在他手底下干活,只要努力,就能得到回报。若是不努力,多少人排着队等着竞争上岗。

激烈竞争之下,大宁都司的工作效率,自然如火箭一般极速飞升。

以大宁为参照,伴随着人员被陆续借调,高效快捷的办公方式呈扇形向周边辐射。蓟州,辽东,开原,广宁,宣府,顺天八府,各司衙门,都开始大踏步向前迈进。

别人都在狂热的向前飞奔,汗水洒了一路,自己慢悠悠迈着八字步龟速前进,被落下一大截,饶是脸皮再厚也撑不住。

潜移默化之下,南京和北京官员的工作模式和节奏变得极为不同,进而造成了许多问题…

北京的官员调到南京,报道之后开始工作,马上黑脸。明明半个时辰就能完成的事情,非要拖到一天,一天不行就两天,简直是浪费时间,浪费朝廷的金钱,更是浪费个人生命!此等风气万不能助长,挽起袖子,上疏,弹劾!

南京的官员转调北京,同样不习惯,到衙门里上班,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君子风度呢?士大夫的潇洒呢?统统不见。堂官和推官撸胳膊挽袖子,六部天官拍桌子摔凳子,为的不是圣人之言,而是该向往来商队征收多少税额,明年春耕该种什么,边军到草原上“淘换”畜群的成果如何,诸如此类,简直是有辱斯文!弹劾,必须弹劾!

南北两京的争吵,贯穿了整个永乐朝,也成为了大明官场上的又一道独特风景线。

作为始作俑者的孟清和,却鲜少被提及。毕竟,有赵纬和陈瑛的先例,言官们都有了一个共识,没事少惹兴宁伯,这位绝对是属不倒翁的,没有一拳砸穿钢板的本事,千万别自找没趣,撞破了脑袋,可没有救护车。

整个九月,孟清和一直在忙。

巩固了边防,派人乘船南下,加入郑和下东洋的船队,临近十月,仍是闲不下来。

在考察过大宁的儒学和周围里乡的私塾之后,孟清和上疏朝廷,请在大宁设立儒学和卫学。

训导和儒师都是现成,锦衣卫正在朝堂里过筛子,隔三差五就有倒霉蛋被发到边远地区支教戍边。尤其是近段时间,南来的队伍络绎不绝,大宁的人才绝对不缺。只要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