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天子驾临一(3 / 7)
用边军动手,草原部落自己就能掐起来。
事实上,若非永乐帝露出出兵意向,鞑靼和瓦剌已经打起来了。背着抢劫兀良哈的黑锅,鬼力赤对马哈木恨得牙痒痒。
尽管马哈木很无辜,但被鬼力赤派人指着鼻子骂,在草原上散播对他不利的各种言论,以致有部落首领误会他是阴险奸诈背后使手段的小人,拖家带口转投鞑靼,就算是泥人也会喷出火星。
一旦鞑靼和瓦剌打起来,再把兀良哈放出去,边军大概只剩下看热闹的份了。
孟清和想得不错,也有相当的可行性。
朱棣肯定了他的计划,却没有全部采纳。
在北疆镇守二十年,永乐帝已经习惯了同这些骑在马背上的勇士对抗。他比孟清和更了解草原上的部落,单靠计谋,可以削弱他们,却不能令他们臣服。
只有绝对的实力,才能让这些草原上的雄鹰臣服。
即使元朝已成为历史,北元王庭也在捕鱼儿海一战中被灭,战士的骄傲却从未消失。
能让勇士低头的,只有实力和强悍。
所谓的以力服人,或许会被文人各种批评,但在某些时候,的确比以理服人更加有效。
在永乐大帝开设的课堂上,孟清和扎扎实实的上了一课。
同堂听讲的,还有沈瑄和朱高煦兄弟。
朱棣不是真的不讲道理,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他也愿意拿起儒家的教条,给天下树立起泱泱大国风范。
有风范不假,却不意味着他会在原则性问题上做出让步。
一点也不行。
按照朱棣的思维,道理可以讲,以理服人也行,具体如何操作却要由他来决定。
这个思想,由洪武帝开创,永乐帝发扬,虽然随着文臣的崛起而发生了改变,其真髓却始终未变。
铮铮铁骨,永不弯折的脊梁。
这就是将一个王朝推向巅峰的王者,继朱元璋之后,开创了封建王朝最后辉煌的永乐大帝。
此刻,孟清和突然觉得,被朱棣坑几回算不得什么。
即使再被压榨,最终得益的也是这片土地,这个国家。
瞬间的思想升华,让孟清和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突然有了如此高的思想觉悟,很重要的一点,要归于永乐帝的演讲水平不断提高。听着他的发言,想不热血澎湃都难。
孟清和是这样,朱高煦和朱高燧也一样,连沈瑄都受到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