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都是封赏惹的祸(3 / 7)
步出皇宫,看着宫门在身后合拢,徐增寿长出一口气,只要徐家还在,大哥能从锦衣狱出来,欠下再多的人情也无所谓。
自己还不了,不是还有皇帝宝座上的姐夫?
陛下应该十分乐意帮徐家还人情,这可是个对臣下示恩的好机会,还是两方示恩。
想到这里,徐增寿表情一变,难不成,孟清和在提醒他时就想到了这个?
先帮忙,再卖人情,进而给皇帝拉拢人心的机会。
多智近妖……不愧是道衍的徒弟。
正在演武场看沈瑄练枪的孟清和突然打了个喷嚏,揉揉鼻子,谁在念叨他?
沈瑄回头看他,孟清和忙道:“指挥,不要停,继续!”
沈瑄:“……”
黑眸微沉,枪如游龙,无端的带上了一股杀气。
孟清和摸摸鼻子,他说错话了?
没有啊?
想不明白的结果是,当夜,草原狼大开杀戒,某只狐狸的脖颈和肩后留下了数枚牙印。
孟清和呲牙,他还是伤员!
沈瑄挑眉,那又如何?他可是斟酌过力道,且相当“守礼”。
孟清和:“……”
好吧,不能和侯二代讲理。
秋七月壬午朔,朱棣大祀天地于南郊,再祭太庙。
同月,复太祖成法,凡建文朝因反对周礼被罢免者一概复官。周礼派和太祖派的争论至此划上句号。没了领军人物方孝孺,周礼派受到了严重打击。意志坚定的为建文帝殉节,其余人多改变理念,重投太祖成法的怀抱。
没有殉节又固执己见的,大多没什么好下场。
朱棣不是朱允炆,敢和他鸡蛋撞石头,头破血流是肯定的。
况且,对于恢复周礼一事,朝中本就存在争论,如今被朱棣一刀切也没什么不好。
早朝不再像个菜市场,大臣们不必为一个官职该是几品争论不休,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本质工作中,于国于民都是利好。按照洪武帝的话来说,拿着老子的工资就得给老子办事!每天想七想八不办实事,统统拖下去砍了!
朱棣没像老爹一样几乎杀光朝中的大臣,只用实际行动让有资格站在奉天殿中的人明白,建文朝的日子过去了,装鹌鹑消极怠工的路也堵死了,在其位谋其政,想白拿工资?掂量一下脖子是不是够硬。
大臣们很快发现,继工作狂洪武帝之后,皇位上又出现了另一个朱扒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