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加快的脚步(3 / 8)
送去更多的军粮。好歹撑到三月,届时朝廷聚集起大军,方可与燕王决一雌雄。
平安无法,只能咬牙撑着。
实在对燕军游骑没办法,干脆主动放弃了附近的州县,死守真定城,不给燕军任何下手的机会。
一旦遇上燕军游骑,必定以两三倍的兵力围攻,火器弓弩齐上,杨铎同郑亨率领的骑兵很难再如之前一般来去如风,便宜任占。
燕王召回了大部分游骑,只在真定城外留小股骑兵刺探情报。此举也是告诉平安,睡觉的时候最好留心,说不定本王哪日兴起,到真定城外试一试最新开发出的火炮威力。
站在城头之上,平安手按长刀,看着城外的小股燕军,目光深沉。
“都督?”
“传令守军,再有游哨靠近,只用弓箭驱逐,不必出城迎击。”
“可……”这岂不是纵敌?
平安转过头,冰冷的视线刺在部将身上,煞气之下,部将不敢再提出任何异议。
“卑职领命!”
真定城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燕王,敲着膝盖,朱棣凝眉深思。
“平保儿此举何意?”
道衍捻着佛珠,宣了一声佛号,“王爷,平都督是聪明人。”
“聪明人?”
“平都督或有示好之意,王爷可借机示恩,得饶人处且饶人。”
燕王没说话,东昌一败,张玉战死,对盛庸和平安二人,他已是恨之入骨。
得饶人处且饶人?他更信奉老爹的理念,事情做绝,斩草除根。
“王爷,当以大局为重。”
燕王很没有威仪的翻了个白眼。
道衍微微一笑,知道燕王这是同意了。
不过,平安此举真意为何,还要再观察些时日。若是缓兵之计,则要另作计较。
河北境内的战火稍息,山东的盛庸专注于布阵练兵,燕王同道衍开始制定春季的进攻计划,南京的建文帝突然又脑袋发抽,发下一道让朝中大臣十分不满的敕令。
因靖难被罢官的齐泰黄子澄官复原职,铁铉升任兵部左侍郎。
此令一下,朝中顿时炸开了锅。
曾参奏铁铉生活问题的言官纷纷表示反对,这样一个德行有亏的人怎么能担当如此重任?
召齐泰黄子澄回朝更是荒谬,寸功未立,祸患倒是不少,让他们官复原职,明摆着对燕王叫嚣,老子不惧你,有能耐你就打到南京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