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八章(3 / 5)
火光熄灭,门客的骨灰被仔细收敛,刘陵又被送回囚车。
车门合拢,刘陵环抱双膝,缩在囚车一角,脸埋在双臂间,想要哭一场,却无论如何淌不出半滴眼泪。
夜间起风,呼啸卷过岩山,仿佛野兽凄厉的嚎叫。
天明时分,远处传来阵阵驼铃声,赵嘉被吵醒,打着哈欠走出帐篷。问过值守的军伍,方知是西域商队经过。
这支队伍规模不小,商人、护卫和奴仆加起来,足有六百余人。其中有两人做安息打扮,除了绢帛、柘糖和精盐,还带有二十多名出身西域的胡姬。
隐约猜出两人做的是什么买卖,赵嘉唤来通译,让他试着同对方接触。
“将军放心,仆一定将事情办好!”
通译拍着胸脯,郑重作出保证。利用通晓语言的优势,很快同商队众人打成一片,为日后搜集匠人的计划,成功迈出第一步。
用过饭食,大军拔营东归。
商队则就此分开,一部分继续西行,另一部分转道向北,准备去做蛮族生意。
借由通译之口,知晓安息和大夏爆发战争,附庸的小国和部落陆续被卷入,商队众人反应不一,有人认为战争爆发,抓住机会,必然能狠狠捞上一把,其中就有被赵嘉关注的两名安息人。
另外一些则认为,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开战的又是两个大国,贸然闯进去,难保不会发生意外。赚钱固然重要,自己的命更重要。命都没了,赚再多又有何用。
双方争执不下,最终只能分道扬镳。
不提商队的小插曲,汉军启程之后,参考赵嘉绘制的地图,制定出路线,连续行军超过半月,从将官到士兵,除非必要,近乎没怎么离开马背。
经过长途跋涉,大军终于走出荒漠,顺着两条并行的河道,来到大宛边界。
“前方就是大宛。”李当户折起马鞭,指向高耸的夯土城墙,口中道,“此去数月,大宛王答应的战马应该备妥。”
发现自西而来的汉军,城墙上的守卫登时一阵慌乱,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头皮发麻。
汉军过境时发生的一切,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想忘都忘不掉。
两名派去交涉的将军,去的时候信誓旦旦,很是威风,回来就只剩两颗头颅,实是众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大宛国王大方给出战马,并且额外附送半个国库,和这两颗人头有莫大关系。
最初,国王和国师起初还想硬抗,一边派人交涉,一边暗中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