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4 / 6)
郡内。”
听完虎伯的讲述,想起今日的卫青蛾,对比昔日坐在地炉边,言要招赘的少女,赵嘉不禁心生感慨。
时间最能改变人。
当时的阿姊不会料到,能够走出今日之路。
自己也是一样。
原本立志发展畜牧业,做个农场主,是如何走到今天?
偶尔午夜梦回,他仍能看到匈奴围攻畜场,鹤老率乡人来援;半大的少年骑上战马,挥舞着兵器同敌人死战。
大火烧灼空气,浓烟滚滚,似张开的巨口,要吞噬一切。
年老的巫念诵更古老的祭词,众人立在火堆前,从黑夜守至天明,直至最后一缕青烟消散。
时代的残酷,催生强悍的民族。
凶狠贪婪的敌人盘踞在侧,汉家儿郎必须拿起武器,跨上战马,用生命捍卫国土,用敌人的血染红刀锋。
号角吹响,汉旗猎猎。
经历过战场上的血与火,哪怕身在长安,赵嘉仍时常记起边郡的号角。号角声中,是边军冲向敌人的怒吼。
汉宫宴上,耳边是靡靡雅乐,他所想的却是战马嘶鸣,刀剑交锋,一片用血染红的世界。
“郎君?”
虎伯的声音将赵嘉从沉思中惊醒。
转过头,看到老仆担忧的神情,赵嘉安慰地笑了笑。
“我无事。家中僮仆俱为平阳侯借出,让众人熟悉两日,也好让其归还。”
“诺!”
车队进到城南,停在赵嘉府前。
健仆和仆妇陆续跃下车栏,动作利落地解开绳子,将运来的箱笼搬入府内。
卫绢和一名妇人合力提起藤筐,回身时,见到耳尖微红的公孙敖,不由得展颜轻笑,皓齿明眸,娟好静秀。
少女的笑容映入眼底,公孙敖不只耳朵红,脸和脖子也红得彻底,引来赵破奴一阵大笑。
见到这一幕,赵嘉也不免失笑。
《礼记》有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他老人家也说过,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
公孙敖这样的表现,方为少年心性。
回想与他同岁时的自己,赵嘉莫名觉得有点亏。或许该去找魏三公子秉烛长谈,弥补一二?
虎伯一行安置妥当,见家中无需多少人手,留下十名健仆和仆妇,余者尽往城郊,抓紧时间起地基造排屋,畜栏禽舍更要先一步建好。
虎伯和长伯查看过所有田亩,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