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4 / 5)
此见礼时,宁中尉笑容和蔼,目光慈祥。
同样由济南走进长安,同样官至中尉,有酷吏之名,宁成相信郅都的眼光,面前这位容貌俊秀、看似无害的青年,必有过人之处,实属可造之材。
赵嘉顶着宁成的目光,莫名感到不自在。这位看他的眼神,活脱脱郅太守翻版。
为何如此得酷吏人缘?
赵嘉单手抚额,非同一般地无奈。
建元二年五月,郎中令王臧、博士赵绾犯数罪,官职被夺,输万钱才得以保命。家人、族人被查获不法,轻者罚钱绢,重着罚为城旦,即日押送边郡,苦役至少五年。
至于两家孩童,窦太后网开一面,不同长者罪,许其保有良籍。
关押整整一月,王臧、赵绾终于走出中尉府。
经历这场磨难,两人再无争胜之心,决定返回原籍,专心钻研古籍,教育族中孩童,以期长成能有建树,莫要重蹈长辈覆辙。
获罪的王、赵族人同日被押送往北。
见到出城的简陋马车,看到车上的王臧和赵绾,族人脸上丝毫不见往日的恭敬和谄媚,神情中尽是怨毒。更有人破口大骂,言自己落到今日下场,都是两人所害。
“吾令汝侵占良田?”
“吾令汝欺压乡里?”
“吾令汝无视律法,胆大包天,害人性命?”
赵绾走下马车,直视不见自身贪婪、只晓得责怪他人的族人。
“吾确有过,过在不知三省己身,不能教导家人。过在未能教会汝等立身持正。过在未能发现汝等酿成大错,不能让汝等悬崖勒马。”
赵绾每说一句话,族人的咒骂声就减低一分。
待“悬崖勒马”四字出口,周围再无骂声,仅有低声啜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赵绾继续道,“牢记今日教训,苦役期满,汝等归籍耕田,重塑良善,何言过不能改,家不能再兴?”
赵绾之言亦是王臧所想。
两人站在长安郊外,目送族人行远,伫立许久,方才各自登车。
健仆扬鞭,车辙反向而行。
车轮辘辘,王臧、赵绾坐在车上,回首眺望长安,心中涌出百般滋味,最终均化作一声叹息,融入风中,再不可闻。
城郊发生的一幕,被一五一十禀报宫中。
刘彻终于有几分安慰,自己看人的眼光并未差到极点。
窦太后放下漆盏,吃下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