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4 / 5)
于是乎,车队众人捧着大碗,或站或蹲,吃得异常满足。旁人就只能站着闻香味,想吃没门。
有人发现这种面食肖似踅面,回去命仆妇试做。可成品出锅,无论如何做不出这种香味。没滋没味的吃下几口面,更是牵肠挂肚。隔日再去,发现队伍中又熬煮鸭汤,用烤饼夹着葵菹和肉片,甚至还有装在罐子里的野果。
即便是南来的大商,看到这一幕,都不免开始怀疑人生。
和这些军伍相比,自己吃的算啥?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简直是笑话!
在沮阳停留三日,队伍继续出发。
让赵嘉没想到的是,众人离开后,让当地人念念不忘的竟然不是雪白的精盐,而是队伍中的伙食。
特别是高汤煮出伊面,不少人都在念叨,甚至带动城内的食肆生意。
无论大贾还是小商,凡是做食肆生意,陆陆续续都开始制作汤饼踅面,有的也用肉汤,味道相当不错,店中日日坐满,生意堪称火爆。
听人提到此事,赵嘉沉默许久,最后只能仰起头,感叹一句:对美食的追求,当真是自古以来。
离开上谷郡后,队伍进入渔阳。
两地相隔不远,习俗风貌都有类似,边民的生计却有不同。
上谷百姓以农耕、放牧和织布为业,家中无田多为佣耕,要么就趁农闲找些杂活。渔阳百姓家中有田种田,无田的话,少部分做佣耕,更多是到盐场做盐工。
除了盐场,郡内还有铁。
汉武帝时期,渔阳既有铁官也有盐官。在刺使设立之后,该郡归入幽州,无论战略位置还是出产,都属州内要地。
现如今,渔阳出产主要为盐,铁尚未大量开发。
赵嘉对矿产的分布并不熟悉,主要的精力仍放在盐场之上。
最重要的是,在朝廷眼中,铁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他还是继续刷好感度,轻易别给自己找事。
进入渔阳不久,队伍就遇上南宫侯派出的骑僮。
渔阳公主抵达时,县内来不及修建甲第,便以绢帛市了并排的三座宅院,墙壁打通,临时住了进去。
公主府必然要修,但不是现在。
渔阳公主十分清楚,此行是为盐场,只要能完成景帝的交代,一座公主府算什么,等到将来,她纵然没有长公主的封号,在诸姊妹之中,地位也绝对是数一数二。
一朝清醒,眼前的迷雾揭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