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4 / 5)
奴战死,妇人都战死接近一半。
知晓他犯罪,不少郡中官员和乡老来求情。
郅都一概拒之门外。
“有功当赏,有罪当罚!其族鏖战匈奴,守边有功,其所行更当严惩!”
“家弗和,邻可欺;邻弗和,外可欺。收贿赂,护奸徒,挑乡民不和,乃至害出人命!其行之恶,罄竹难书!不惩损法,今后乡吏仿效,祸患滋生,如蚁穴溃堤,洪水隳城,终为大祸!”
郅都决意杀鸡儆猴,犯罪的少吏和匈奴一同被斩首,尸体丢去荒野,头颅悬挂在城门前,向往来之人昭示,郅都的酷吏之名半点也不掺假。
亲身体验过新太守的行事作风,闻听其“苍鹰”之名,加上血淋淋的例子,从郡到县,再由县到乡,乃至各村寨里聚,无论县中的长吏少吏,还是乡中三老、游徼、啬府,及至亭长、力田,都是熟记官寺下的条章,瞪大双眼,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疏忽大意。
这样一遍遍过筛子,两名逃窜的游侠很快被查出不对,疑为匈奴探子,押进官寺审讯。熬不过重刑,两人陆续吐口,不只道出潜入雁门郡的因由,连之前所犯的恶事也一一供出,不敢有半点隐瞒。其中一人身怀代国相府木牌,更验证其所言不虚。
为确保无误,郅都当日派人往云中郡,验证罪犯供词。并亲笔写成奏疏,待到忠仆归来,即快马加鞭递送长安。
如非出于谨慎,这封奏疏当日就能送出。
毕竟刺杀太守是死罪,重惩更会祸及全家乃至族人。不会有哪个失心疯胡乱招供,故意将杀头的罪名往身上揽。
见到雁门郡来人,连魏尚都有点同情灌夫。不过他也没有把送上门的好事往外推的道理。当即召来文吏,将周决曹呈上的供词摘录部分,交来人带回雁门郡。
所谓人倒霉起来,喝水都能塞牙缝。
很不幸,灌夫就成了这个倒霉的实例。
云中城忙于搜捕恶徒时,赵嘉却意外清闲下来。
由于肩上有伤,短时间内无法开弓,为避免再遇到贼人,从虎伯到熊伯再到孙媪,都拦着他外出。
孙媪更是换着花样给他进补。
畜场里的牛羊吃多了,季熊、季豹就分别带人外出猎捕野兽。小者如野兔雉鸡,大者如黄羊、袍子、野鹿,凶猛如野狼、野猪、黑熊,全都逃不开青壮的弓箭短刀。
有几名青壮还发现了豹子的脚印。可惜明显是路过,根本没在云中郡停留,一路追出十多里,最终还是失去了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