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3 / 5)
七的少年走进来,弓箭背在身上,手里抓着两只灰色的野兔。
“郎君,仆刚猎的!”
看着被抓住耳朵仍不断蹬腿呲牙的肥兔子,赵嘉摆摆手,示意少年自己留下。对于汉朝的兔子,他真心很有挫败感,眼不见为净。
云中城内,大车排成长列,满载的商队准备南返。
军市和马市的市旗同时降下,铜锣声响起,预示着又一天交易结束。
太守府内,魏尚留下魏悦,商议明日出城之事。几名郡中官员走在廊下,神情间都带着义愤。
“此等奸贼都该诛族!”
“我等浴血守卫边陲,就是让这些小人资敌?!”
“恨不能拔剑斩之!”
张氏向草原输铜一案,在郡内闹得沸沸扬扬。日前连续抓捕二十多名商贾,五名死在狱中,剩下的都被押上囚车送往长安。
这样的大案瞒不住,很快,连东边的定襄郡和雁门郡都有耳闻。
闻听消息,两郡官员都是怒形于色。尤其是不久前刚和匈奴血战、连太守都战死的雁门郡,更是炸开了锅。
这些边郡官员都是能上阵杀敌、抄起刀子和匈奴对砍的主,知道有奸商向草原运输铜钱,又有云中郡的前例为参照,怀疑自己治下也不干净,大力追查之下,还真被查出问题。
浩浩荡荡的抓捕行动迅速展开。
冤枉?
赚钱的时候怎么不冤枉?
一人之罪一人承担?
做你的春秋大梦!
这是你一个人能承担得了的?!
看到不断增加的口供,两郡官员生出和魏太守一样的念头:这些奸贼都该绑起来活撕!
魏尚的奏疏刚送抵长安,定襄郡和雁门郡的奏疏也先后抵达。
景帝大发雷霆,守在宣室外的宦者战战兢兢不敢出声。上次见天子这般,还是在七国之乱的时候。
天子震怒,奏疏上的人自然得不了好,都得洗净脖子等着挨宰。
张通死在路上,张氏一族全部下狱。另有五姓卷入,加起来近千人。
涉及到匈奴,纵然是花钱赎罪,家主和直接参与的一脉也难逃一死。旁支男丁受笞后罚为城旦,女子罚舂,年幼者不受刑,尽数官卖为僮。
消息传出,曾做过类似生意的都是一凛,全都变得小心起来。在这场风波没有完全过去之前,绝不敢再踏入草原半步。
曾与几家有联络的贵人也变得低调。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