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杨御史的决心(5 / 8)
瓒走到榻边,俯视错落的棋子,绞杀成一片的战局,不禁摇头。
“于棋艺一道,小弟实不精通。”
“贤弟莫要谦虚。”谢丕道,“家父少有送人石棋,李阁老指点更是难得。这些时日,贤弟的棋艺,总该有几分精进。”
“这个嘛——”
杨瓒拉长声音,眼珠子转转,单手托着下巴,嘴角微翘,道:“兄长这么说,小弟也不好推辞。就此局而言,胜实难,和局则易。”
“哦?”
谢丕兴致大起,顾晣臣也坐直了些。
“贤弟不妨落子,让为兄一观。”
“两位兄长不怪?”
“自然不会。”
“好。”
杨瓒走近半步,眸光微闪,忽然挥袖,将盘上棋子尽数扫落。
“如此,不输不赢,是为和局。”
谢丕:“……”
顾晣臣:“……”
是他们伤得太重,产生了幻觉?
“兄长?”
杨瓒侧头,看看谢丕,又看看顾晣臣,请他落子,已经照办,为何这般表情?
“贤弟果真大才。”
“多谢兄长夸奖。”
“……”他是在夸吗?
棋子散落,棋局无法继续。
谢丕无奈,只得请杨瓒坐下,亲自倒一盏热茶。顾晣臣伤得最重,脸色苍白,已有些精神不济。
端起茶盏,轻啜一口,杨瓒没有支吾,直接开门见山,道出来意。
听罢,谢丕顾晣臣互相看看,都现出苦笑。
“两位兄长可是为难?”
“贤弟所言,为兄也曾想过。”谢丕道,“然名单已经拟定,依贤弟之意,顺序的确可改,人却不能划去一个。”
放下茶盏,杨瓒知道,谢丕语意未尽。
“小弟愚钝,兄长何妨尽言?”
“罢。”谢丕长出一口气,铺开名单,点出中间几个名字,开始为杨瓒解释。
“延庆知州是兵部左侍郎同族,永宁知县与大理寺少卿连宗,平谷知县同工部郎中是姻亲,昌平同知乃鸿胪寺卿之婿……”
随谢丕讲解,杨瓒神情渐渐变得凝重。
“同窗,同宗,同乡,同榜,同科。翁婿,连襟,表亲。”
“朝中地方,千丝万缕,牵连不断。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说到这里,谢丕顿住,捏了捏额角,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