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势急转(6 / 8)
殿当日,天子不问诸事,先下敕令。
唯内阁三人表情平静,似早有预料。
“敕升英国公世子张铭锦衣卫佥事,为副总兵官,率京卫两千驰援镇虏营。命会昌侯孙铭领奋武营,设防牛栏山。”
“下章程兵、户两部,诸事俱备,不得延误!”
敕命下得太急,群臣未有准备。有兵部官员想要出列,立即被同僚拉住。
后者摇头,示意三位阁老。
前者蹙眉,正自不解,忽见李东阳出列,平举笏板,朗声道:“臣等遵旨,陛下圣明!”
户部两次地震,尚书韩文之下,侍郎仅存一人,办事官员少去大半。不及填补缺额,遇京卫北上,忙得脚不沾地,生生累病。
此时,韩尚书告病未朝,李东阳挂户部尚书衔,出列领旨,部中上下谁敢反对?
阁老率先表态,别说户部,兵部也不敢有二言。
本该商讨几日的敕令,三下五除二,干脆利落,当殿敲定。
惊讶过甚,群臣尚未回神,刑科、兵科先后有给事中出列,以灾异劾南京六部及都察院官员。
“孝陵遇雷,水旱地动连月不绝,礼部条奏灾异。”
“臣等窃观,灾异之相,皆有微意。”
“北者,夷狄为患,虏贼叩边,百姓涂炭。将兵死战,粮饷难济,边患至今未解。南者,盐法败坏,南京六部留中不报。将老之臣不安其位,索贿弄权,颠倒是非,指贤为佞,引天示警,落雷焚木。”
“今以灾异劾南京吏部尚书林翰,户部右侍郎陈金,太常寺卿吕等,国子监祭酒章懋不职,请俱罢黜。”
“劾南京工部侍郎叶贽,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史雍不法;南京光禄寺卿胡谅,浙江按察使李善,参政李文安,唐锦舟侵克灾银,请移文巡抚官核实其罪,下有司逮问,俱罢官追银,依律惩治!”
阁老要收拾一个人,无需亲自动手,自有学生部科官甘为马前卒。
六科弹劾,不过是开胃菜。
纵能定罪,依律严惩,也不过是罢官去职。
戴铣递送的奏疏,才真是要命。其中例举南京六部及三法司种种不法,皆查有实据,尤以都察院为最。
不知晓内情者,都会以为戴给谏刚正不阿,身染诬名,历经起伏,愈发嫉恶如仇。
唯有戴铣自己清楚,旁人都是幌子,史都宪才是最终目标。
经历前事,戴给谏轻易轻易不信同僚。从写好奏疏到递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