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决定(4 / 8)
喉咙似被堵住。
杨土,弘治帝,才指挥。
穿越以来,见多生死,仍痛楚难捱。
“孙连……”
“佥宪写一道手书,即可押其入京。”赵榆道,“交北镇抚司提审,取得口供,今生今世休想翻身。”
“本官这就去写。”
当日,才指挥使的死讯传遍卫中,孙同知的恶行,亦被锦衣卫张贴内外。
军汉都有血性,常年戍卫营州,虽不比蓟州等地,一样和鞑靼拼过刀子,玩过命。
闻才指挥死讯,得知孙连所为,无不咬牙切齿,恨不能啖其血肉。
才方三子腰束麻带,主动请命,欲北上御敌。
“堂上尝言,为国杀敌,护百姓安乐,乃官军本分。今鞑靼叩边,我兄弟请缨,愿随监军北上,浴血搏命!”
三人为首,卫中三千余人,凡能举刀者,竞相请命,皆愿往北。
杨瓒同赵榆商量,以才指挥使留下的文书为凭,选出能战者八百,马夫厨夫等三百,即日往北。
“本官已上疏朝廷,言明卫中诸事。”
才指挥身死,孙同知押往京城,营州左屯卫现由两名佥事掌管。先时依附孙连之人,现多心惊肉跳,不敢随意露面。
军情紧迫,杨瓒没有时间一一追究,只令番子下去传话:“凡与谋者,本应问罪。然逢需人之时,如主动请缨北上,或可功过相抵,求得网开一面。”
打一棒子,给个甜枣。
哪怕枣核太大,硬得崩牙,为求生路,也要硬着头皮吞下去。
才指挥使不死,事情还有转圜余地。偏人死了,更有临终遗言,送三子北上。
两相对照,孙同知直接被比成尘埃。
押解入京,下锦衣狱,必死无疑。
先时依附于他,架空才指挥,如今事发,朝廷追究,肯定不会有好下场。杨监军给出另一条路,哪怕是九死一生,也要搏上一搏。
活下来,依旧官途有望。
死了,念在拼死杀敌,应会免去前罪,不至累及家人。
想得透彻,便存赴死之心。
这些曾贪慕权势、排挤同僚的将官,心念一转,再无惧生死。更将拿起刀剑,成为军中先锋,当先同鞑子拼命。
正德元年,十二月丁未,杨瓒率一千八百人,自营州左屯卫出发,直奔镇虏营。
过牛栏山时,遇大雪封路。
伯府护卫做回老本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