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言(7 / 8)
子通红,依旧不上马车。
“朕无碍,张伴伴休要再言。”
张永无奈,不敢再劝,只得亲往车厢,取来更厚的斗篷,为朱厚照披上。
距京城十里,大雪又至,队伍停下歇息。
伯府护卫燃起火堆,定武卫官兵站到风口,为天子挡寒。
杨瓒被请下马车,和朱厚照一起烤火。
顾鼎站在一侧,正舀起积雪,打算架到火上,忽听朱厚照言:“金吾卫官兵需要操练。朕观一路,不提定武卫,连武学生员都比不上。”
“陛下,金吾卫之中,多是勋贵功臣子弟。”
操练得狠了,怕会出问题。
朱厚照搓搓手,道,“回京之后,朕即刻下旨,凡公侯伯应袭子孙,年满十三,必送武学。”
杨瓒眨眨眼,知道定有下文。
“三年无所成,递降其爵。学成送考武举,中者重用,屡试不中,听袭爵位而减其禄米。功臣循此例。”
“内外卫所指挥千户,由锦衣卫查阅。不称者降职,年二十五以下者,俱送卫中武学。”
杨瓒默然。
天子为整顿军卫,当真下了狠心。
一等爵位世袭罔替。朱厚照说降就降,说夺就夺。
可以相见,这道敕令下达,会掀起多大波澜。
抗议?
以朱厚照的性格,惹恼了他,夺的就不只是爵位,十有八九还要加上脑袋。
京外武学,他不十分了解,无从置喙。
京城武学,则由谢丕顾晣臣掌管。勋贵功臣不敢抗议天子,满心不甘,送继承人入学,难言不会找两人的麻烦。
谢丕有个大学士的爹,后台硬得很,即便是国公,也不敢太过分,承受的压力总会小些。
为难的,九成会是顾晣臣。
这种情况下,武学中的训导就变得相当重要。
寻常军汉定然不成,必须是能扛住勋贵功臣压力,无论公侯伯,都能试着掰腕子的英雄人物。
想到这里,杨瓒灵机一动,看向顾鼎,嘴角微勾,目光颇有些意味深长。
从头至尾,顾鼎听得真切。
心惊之余,难免生出庆幸,自己戍卫北疆多年,又超过年龄,武学回炉应该没他什么事。
奈何,现实总会扇人巴掌,且是一扇一个准。
新年之后,接到天子旨意,顾鼎愣了半晌,想明前因后果,差点抱头撞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