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日子没法过了(3 / 9)
“奴婢遵命!”
口谕下达,谢迁杨瓒再行礼,步下城楼。
文臣看着宫城前方,心思难辨。武将惊疑不定,尤其掌管京卫的五军都督,心惊之外,都很是难堪。
天子令锦衣卫随行,莫不是对押送囚车的京卫心生不满?
想起联手打压入京卫军,抢来献俘之事,就为争功,几名都督都是心中发沉。
闹不好,功劳不得,祸将临头。
行到城下,杨瓒落后谢迁半步,低声道:“多谢阁老!”
“老夫是为余姚谢氏,杨御史无需如此。”
“无阁老出言,下官断难全身而退。阁老仗义相助,下官感激不尽,镂骨铭肌。”
闻言,谢迁表情和蔼几分。
“杨御史之言,老夫记住了。”
杨瓒没有再言。
同聪明人说话,当点到即止。说得太多反而累赘,甚者,还会适得其反,得不来好,反被厌恶。
南下之前,谢阁老请他过府,赠他一副石棋。其中深意,时至今日,杨瓒也未能全部知悉。
牵扯到余姚谢氏,稍有不慎,便会同谢迁发生龃龉。朝中地方必会有人乐见。好在杨瓒不是笨人,前有李阁老提点,后有天子相护,加上锦衣卫相助,化解这场突来的危机,应该不成问题。
今日之事,也是对他的教训。
自信可以,绝不能过于自信,甚至于自大。
早知谢十六狡猾,就该料到,他不会安心上法场。如事先有所提防,绝不会这般措手不及,更不会引发这场混乱。
两人身着赤色朝服,戴梁冠,束金玉革带,佩绶悬玉。两侧是着大红锦衣,戴金缘乌纱,佩鸾带,手按绣春刀的天子亲卫。
有百姓见到这一行人,当即让路。
唯囚车周围,依旧嘈杂。
立在城头,朱厚照眼珠子转转,忽对张永道:“张伴伴,朕记得城楼上有鼓。”
“回陛下,确有。”
“擂鼓。”
什么?
饶是习惯天子神来之笔,也没想到会神成这样。
张永愣在当场,不知该应诺,还是出言规劝。
奉天城门之上,确有数面皮鼓。上次敲响,还是瓦剌兵临城下。今日万寿圣节,天子竟要擂鼓?
“张伴伴。”
朱厚照皱眉,张永立时打了个激灵。不敢再做迟疑,带着两名小黄门,走到鼓架下,撸起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