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归京(3 / 9)
滔不绝,很能说吗?
更引经据典,弹劾杨先生狂妄,痛骂江浙卫军贪婪,顺便刺朕几下,直言朕不察,用人不明。
现下里,怎么都哑巴了?
“诸位卿家。”
四字传入耳中,同往日未有区别,甚至不带怒意。群臣却是生生打了个寒颤,不敢抬头。
“江浙设卫之事,诸卿以为如何?”
以为如何?
兵部官员当先反应过来,刘大夏未在朝堂,左右侍郎同时出班,平举朝笏,支持在江浙海岛设立卫所。
“陛下圣明!”
不支持,等着被拖下去打吗?
两人之后,礼部侍郎王华出班,朗声道:“双屿岱山等处,隔越大海,小大岛屿星罗棋布。其有天然海港,可为人员船只藏匿。群贼恃险,不服朝廷,藏身于此,出则劫掠商船番贡,入则上岸为祸百姓,祸积久矣。”
此言出口,奉天殿中又是一静。
先出列的兵部侍郎额角频跳,一个礼部侍郎,竟比兵部官员更晓此事,是要当面扇巴掌?
无视同僚怒目,王华继续道:“更有匪者,交通流民,勾结奸商,私贩鱼盐,肆意劫掠。遇官兵巡检盘问拦截,不悛者甚众。”
“有民商户之家,暗藏双桅大船,表为民,里为贼,买通贪吏,祸患更甚!”
“临海之地,有鱼盐芦管之利,似为富庶。然利不予民,仅丰地方文武豪商。”
接连几句,不只兵部,都察院众人脸色也变了。
“自成化年间,连年地动天旱,地产不丰。匪徒生乱,百姓不敢出海,渔获骤减。”
“地瘠民贫,朝廷宽仁,减免粮税。府州县衙门,有贪利者,阴奉阳违,违背上意,摊派杂费,民生更艰。”
“黎庶无田可耕,又失故业,为逃避差粮徭役,逃离原籍,流于海上,为匪徒所挟,为盗亦成必然。”
王侍郎陈列条目,言之有物。
朱厚照端正神情,李阁老敛起双目,同刘阁老互递一眼。
王华之子,兵部主事王守仁,随钦差南下,屡次立功。
前番有人弹劾杨瓒,王守仁也被波及。王华始终没为儿子说话,原来是等在这里。
和他人争执,打嘴仗,只能算“守”。
天子意明,处置贪墨之人,重提设岛卫之事,正可用来釜底抽薪。
长髯遮掩下,李东阳微现笑意。
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