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阁老出谋(7 / 8)
无声叹息。
备好的奏疏,怕是用不上了。
这种情况下,弹劾南京守备枉法,直讽江浙镇守太监公报私仇,上言南下司礼监少丞公然索贿,都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天子听闻,顶多会轻飘飘来一句:“朕知道了,令东厂详查。”
东厂厂公,即是司礼监提督太监。
交给东厂查,能查出个球!
请三司?
有王府之事顶在前头,谁有心思理会几个“地方太监”?
时运不济啊。
叹息一声,对昔日同年,故交旧友的请托,只能道一声抱歉。
京中云劫雷动,因三位阁老奏请,风浪骤起,根牙磐错,情势愈发复杂难辨。
江南之地,剿匪的计划,再次取得成效。
悬赏高达万两,沈岳的人头仿佛磁石一般,海上匪贼,陆上亡命之徒,接踵而来。
多股势力逡巡海上,寻上岛之路。
官兵暗中跟随,五日间,认出多名大盗贼匪。
“海捕文书发下多年,仍遍寻不获。老子还以为这厮死了,没想到,竟躲到了海上!”
熊指挥使举着粗陋的单筒望远镜,望着远处的木船,冷笑数声。
“沈岳的人头,当真是值钱!读书人的花花肠子,老子算是服了。”
几张悬赏告示,闹得海匪内部四分五裂,争相告发斩捕,投降朝廷。
附近的小股流匪,潜逃多年的巨盗恶贼,竟都开始露面。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一举数得?”
抚过颌下虬髯,熊指挥使将木质的望远镜往腰带上一插,这可是好东西,和姓肖的打破头,才抢到手里。
杨钦差的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能想出这些机巧物,用到海上,当真是利器。
随船的百户站在一侧,看着指挥使腰上的“木筒”,很是羡慕。
什么时候,他也能有一支?
“有船过来了!”
忽然,船栏处的卫军挥舞旗帜,发出讯号。
船首几人当即一凛,调转船头,很快发现,两艘帆船,正一前一后追逐而来。
当先一艘,明显是大食商船。
紧随其后者,升起一面惨白的骷髅旗,船首的撞角,竟是个长翅膀的鸟人。
“这什么东西?”
明朝水军见过欧洲商船,打出旗帜的海盗船,却是第一次见到。
究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