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挖坑(3 / 5)
们去边境挨鞑子的刀剑!”
如此恶毒之言,字字戳在杨家人心头。
杨家子偏偏不争气,全族供养,却始终养不出一个“读书人”。休说进士举人,连秀才都没有!
直到杨氏出了杨瓒,天赋聪颖,不满十岁便中童生,院试、县试、乡试、会试,一路走来,带给全族莫大期望。
此番春闱,涿鹿闫家也有子弟赶考,均名落孙山,无一例外。唯有京师闫家有子高中,且位列前十,大有夺取一甲之势。
杨氏有多盼望杨瓒金榜登科,闫氏就有多想将他踩在脚底。
不过两息,杨瓒已参透内中关窍。
有利益牵涉,便不惮将事往坏处想。杨小举人醉死,难言没有闫家人的手脚。
贡院放榜,“杨瓒”名列其上,闫氏想压下他,只能在殿试前动作。要么坏了名声,要么……让他参加不了殿试。
事情并不难,只要一顿拳脚,足够他躺上几月。更狠毒些,将事情做绝,废了他的右手,毁了他的容貌,再无晋身可能。
想到这里,杨瓒重新扫过王炳等人。
这些落榜的举子满腹怨愤,极易挑动。策划此事之人,心思算得上缜密。只是没有想到,世间还有一种别号,称为“猪队友”。
自作聪明的闫家大郎便是个中翘楚。
无需旁人点播,只要王炳等不是笨到极点,便应知道事情不对。
闫大郎恶言出口,得罪的可不只是杨瓒四人,今科的贡士都在其列。传到两位主考耳中,更不会轻易轻饶了他们。
弘治年间东厂无权,锦衣卫也是个厚道人在掌管,但诏狱仍是存在,进去住几天,身上不受伤,精神也会受到摧残。
王炳等人终意识到不对,酒气退去,脸色开始变白。
闫大郎还要再说,却被程文三人的气势压得不敢动弹,哆嗦两下,额头开始冒汗。
客栈掌柜情知不妙,紧紧拉住孙子,低声道:“快老实些,不老实,回头让你爹抽你!”
楼上楼下均是一片寂静,落针可闻,与先时的热闹大为迥异。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人声,数名澜衫举子入内,为首者四顾张望,奇道:“这是怎么了?”
待了解前因后果,当即皱眉,看向王炳等的目光很是不善。正要出言,忽听身边人道:“这几位仁兄应是酒醉,口出无状,当不得真。”
说话的举子一身玉色儒衫,腰束锦带,气质超然。再看相貌,端得鬓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