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变化,誓言(11 / 11)
三年,司马曜没留下什么好名声,反而是退位之后,被史官记录为“明大义”,着实是一种讽刺。
黎明时分,奏请终于写好。
司马曜一夜没睡,眼下挂着两个黑眼圈,精神反而有几分亢奋。
听到门外的脚步声,见到宦者和宫婢捧上的深衣和发冠,司马曜放下刀笔,任凭宦者为他更衣梳发。
“请陛下先至太极殿,再往禅让台。”
司马曜挥开宦者,亲自整理过腰带,将竹简收入怀中,道:“带路吧。”
“诺!”
台城外,以郗愔和谢安为首的百官齐往青溪里,迎新帝入主太极殿。
这样的场面。同司马昱登基时依稀仿佛。
不同的是,为首之人由桓大司马变成郗丞相,来迎的群臣的之中,侨姓虽然为主,吴姓已有渐起之势。
青溪里外,士卒立于道路两旁。
王虎生和毛安之分率一队殿前卫,护卫在天子大辂左右。
百姓陆续从家中涌出,拥挤在路边,摩肩继踵,挥汗如雨。见到桓容出现的那一刻,先是一阵沉默,继而响起一阵欢呼之声,似能震破天际。
见到这一幕,文武群臣面上未显,心中各有思量。
被无数道视线笼罩,桓容始终镇定自若,没有半点紧张。登上大辂之后,挺直背脊立在车栏前,双臂平举,深深揖礼。
刹那之间,嘈杂声尽数远去。
不只是路旁的百姓,包括迎接新帝的文武都愣在当场。
“容今日立誓,存息一日,必竭尽所能逐走贼寇,恢复华夏,重振汉室!“
“昔秦之铁骑纵横天下,汉军之威涤荡匈奴,汉之臣可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今容承先民之志,必结束百年乱世,还天下百姓安稳!”
“今日立誓,苍天为证!”
八个字落地,铿锵有声。
人声轰然而起,老者眼含热泪,青壮满面赤红,妇人和女郎掷出绢帕,以鲜花铺路。
桓容直起身,挺立如松,站在车辕上。
典魁和许超互相看看,代替毛虎生和毛安之控缰,驱动大辂前行。
群臣步行在车后,郗愔为首,谢安和王彪之落后半步。
车轮压过压过柳枝和鲜花,吱嘎作响。
望着桓容的背影,郗愔再次感叹,桓元子后继有人。今万民归心,司马氏之运为桓氏取代,怕也是上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