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桓容 >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6 / 7)

的疑问的,是同在值房的谢玄。

斟酌之后,他并没有当场出言,而是回府后告知谢安。后者身为侍中,总能设法确认。

可惜的是,事情太多,时间太赶。司马曜察觉端倪,又以“悲父逝”为借口,对谢侍中避而不见。几次三番下来,谢安顿觉蹊跷,三分怀疑变成五分。

究竟是司马曜一时疏忽还是另有缘故?

纵然比上传国玉玺和乘舆六玺,金印的重要性仍是非同小可。希望是他多想,如若不然,事情必然不好收场。

在司马曜的遮遮掩掩和谢侍中的狐疑中,司马昱葬入高平陵。

从各地赶来的宗室和地方官员没有着急离开,而是暂时留下,等着参加新帝的登基大典。

郗愔暂时返回京口,将事情交代清楚,并亲选守将,确保自己入建康辅政,北府军仍牢牢握在郗氏手中。

南康公主和司马道福准备启程。

前者接到幽州书信,知晓桓容有上表之意,故不能久留,以免成为靶子。后者是不耐烦看司马曜春风得意的样子,早就想走,一刻都不愿多留。

李夫人调制的新香暂时没能用上,颇有几分遗憾。

待车队行出建康,朝廷上下齐齐松了一口气。

可惜的是,这口气松得实在太早。南康公主前脚离开建康,桓容的上表后脚就到,成为送给司马曜登基的第一份大礼。

“大司马方内固疆域,外能恢经略,三度北伐,下成汉、破氐秦、败鲜卑,战功彪炳,有功社稷,则当九锡以彰功德。

臣幽州刺使容,请陛下赐臣父上公之尊,予九锡之荣。”

这封表书送上,犹如一记旱天雷,不只炸昏了新帝,更炸晕了满朝文武。

桓容上表不久,桓冲桓豁随之行动,凡同桓氏有旧或是意图投靠的文武,纷纷上奏附和。

一时之间,新帝登基的风头全被压过。

没人想着请示司马曜,册封司马道子为琅琊王的圣旨也被丢在三省落灰。众人心中所想,整日所念,都是九锡之事。

究竟该附和上表还是出言反对,多数人举棋不定。

直白点说,桓容这份上表并不仅仅关乎桓大司马的荣耀,宣于朝堂,分明就是一声“站队”的号角。

同意还是反对?

站到桓氏一边还是准备投向高平郗氏?

两边不靠,那就是王谢士族一路?

姑孰接到消息,桓大司马长叹一声,困难的动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