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扛得住(6 / 7)
琅琊王氏。三艘楼船之间,是桓容所乘的盐渎商船,最后则是殷氏、郗氏楼船,以及小一些的木船。
搁在平日,随便一艘都可成为江景。
现如今,有盐渎商船亮相,楼船也只能成为陪衬。
船队出现时,人群霎时一静。
各家郎君走上船头,欢呼声立时沸腾。
不顾水深,小娘子们纷纷踏入河中,唱着古老的调子,高声道:“妾心悦郎君,郎君可知?”
娇音随风流淌,伴着奔流的河水,凝成一曲古朴的乐音,随风沉淀,凝入历史画卷,永不会褪色。
“郎君,可再歌一曲?”
伴着话语声,柳枝鲜花自两岸飞出,船队行经处落下一场花雨。
不到数息时间,清澈的河面仿佛铺了一层花毯。
小娘子们手挽着手,高声唱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纵我不在,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歌声婉转,借一曲《子衿》唱尽对郎君的思念。
歌声一遍又一遍回响,高歌的小娘子越来越多,最后,河边不闻人群嘈杂,仅剩下古老的调子,牵连着少女情丝。
桓容看看谢玄,又看看王献之,深吸一口气,扬声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一人之声自然比不过两岸歌声。
偏偏有江风骤起,几尾江鱼跃出水面,浪花飞溅中,映起五彩光晕。
“容弟至情至性,为兄佩服。”
王献之洒脱一笑,随之高声唱道:“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谢玄看向昔日友人,再看立在船头,温雅俊秀的桓容,终于展颜,单手敲击船舷,随之和声:“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三人先后开口,同行的郎君均是一愣,旋即当场失笑。
由王氏郎君带头,纷纷唱起《桃夭》。
声音或低沉或清朗,迎着江风,伴着水浪,道不尽的魏晋风流,士人潇洒。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人群后停着十余辆士族车架。
南康公主放下车帘,对李夫人笑道:“瓜儿长大了。”
李夫人弯起双眼,轻轻摇了摇绢扇,笑靥如花。
琅琊王氏的马车中,几个妯娌同时看向郗道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