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初入台城(3 / 8)
十盘五辛菜,也不愿画成这样的“仙家童子”。
见儿子死命摇头,就要夺门而出,南康公主虽觉遗憾,到底歇了心思。
“阿麦,取五辛菜和胶牙饧,我与瓜儿用过后入宫。”
“诺!”
阿麦带着几名婢仆退下,桓容好奇问道:“阿母,不饮椒酒?”
“归府再饮。”
南康公主正身坐下,示意桓容坐到她的身边,叮嘱道:“今日朝会之上,群臣俱要列席。你父将御前献俘。若是见到,切记行事谨慎,莫要被人挑出错来。”
“阿父已回建康?”桓容顿觉惊讶。为何他不知道?
“昨日方到,未入城中,而是宿在城外大营。”南康公主冷笑一声。
不入城,不归府,说是为御前献俘准备,真实意图如何,只有那老奴自己清楚。说不定是亏心事做多了,不敢入城归家,害怕被人一剑捅死。
桓容咽了口口水。
旁人如何暂且不论,如果亲娘当面,十有八九真会这么干。
渣爹成不成糖葫芦,他半点不关心。亲娘因此惹来麻烦,实在是得不偿失。如此来看,渣爹留在城外也算是件好事。
亲娘要去后宫,基本不会同渣爹当面。
自己列席朝会,十成以上会正面遇到,到时该摆什么态度?
是暂退一步,演一场戏,省得引来流言;还是撇开父子关系,以上下级为应对标准?看阿母的意思,最好先缓和一下?
斟酌片刻,桓容有了主意。
大好的日子,只要渣爹不过分,还是不要在御前开撕为好。毕竟请功要在献俘之后,万一真把渣爹坑火了,自己的战功怕要打个折扣。
诸州大佬几次为他说话,归根结底是为各自利益。
如果自己犯傻,不知高低深浅,进而得意忘形,旁人多数会袖手看戏,不会半点好处没有就冲上来和桓大司马对掐。
昨日的朋友,今日的陌路,明日也可能成为敌人。
这就是所谓的“政治”。
叹息一声,桓容捏了捏鼻根。
刚刚踏进半只脚,已是疲于应付。想攀上渣爹的高度,甚至碾过他的肩膀,最终占据制高点,当真不是件容易事。
“儿听阿母的,今日见到阿父,必会尽人子之道。”
“委屈我子。”
南康公主收起笑容,见桓容没精打采,以为是感到委屈,不禁又给桓大司马记上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