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祸害(2 / 7)
有妖艳的胡姬和身材高大、浑身毛发的番人。
按照商队首领的说法,这些奴隶都是战俘,来自极西之地。
“那里的人十分野蛮,浑身散发着臭气,满嘴都是臭味,除了做苦力什么都做不了!”
商队首领正当壮年,祖父和父亲都曾到中原交易,对中原的丝绸绢帛尤其推崇。
此时华夏战乱,西域诸国也不太平,他远走中原冒着不小的风险,只盼能大赚一笔。
因秦璟前往枋头,出面洽谈的换做秦玚。
秦二公子对胡姬和奴仆不感兴趣,只愿意交换香料果干,珠宝也可以换几车。
“如果这些马和骆驼留下,我会给你合适的价格。”
商队首领考虑再三,咬牙留下一半的骏马,骆驼却要全部带走。
秦玚没有勉强,令人抬出定好的绢布,搬上清空的大车。
“按你的要求,一百五十匹彩绢。”
在南北两地,绢布均属于硬通货。秦氏坞堡交易的绢布由蚕丝制成,比不上建康工巧奴的手艺,在北地却是数一数二。
货物运上车之前,需逐一开箱检验。
箱盖打开的瞬间,阳光直射而下,绢布的花纹愈发鲜活,刹那间闪花人眼。
波斯商人瞪大双眼,险些当场流口水。看着箱盖合拢,用粗绳捆紧,一箱接一箱送上木车,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发财了,发财了!
秦玚微哂。
这样的绢过于鲜艳,阿母和阿姨都不喜欢,觉得花纹太俗,胡商却是如获至宝,就差把眼珠子粘上。
想起从盐渎归来的商队,秦玚不禁咧嘴。
谁能想到,小小一个盐渎有如此大的能量,盐巴稻麦之外,竟运出如此多的丝绢!
石劭的“北地财神”之名果真不需。
这样俗气的绢布,庶人不能穿,士族不屑穿,在南地都是积压落灰的下场,没有商人愿意充冤大头,肯大量订货。
石劭反其道而行,大批量买下,全部随船送到北地。
换做旁人,未必能看到其中隐藏的商机,纵然看到也不会有这样的决心,行动如此之快。
这全靠桓容对石劭的信任。否则,他压根无法调动如此多的金银。
士为知己者死。
石劭感念桓容的活命之恩,竭尽所能也要报答。这笔生意仅仅是开始,给他充裕的时间,必定发挥财神之名,为桓容赚下一座金山。
交接完货物,胡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