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送上门的金子(2 / 7)
官府必会仔细详查,就算是海陵郡守也未必能兜得住。
换成鲜卑胡商,别说烧了两条船,哪怕数量多出几倍,晋朝的官员也不会自找麻烦,百姓更不会心生慈悲,反而会拍手称快。
庾希杀人泄恨之后,将带来的金子交给武沈,同其商议,此番逃出建康,绝不能再回去,更不能被桓大司马的人发现,否则必死无疑。
两人商议的过程,信中并未详叙。只因庾希人在京口,却不是以犯人的身份被关押,投靠郗刺使的部曲知道有限,能透出这些消息已是不容易。
武沈也不是傻子,收留庾希是看在亲戚份上。但和他一番对话,知晓他竟是隐瞒消息,独自逃出建康,别说暗中通知庾邈等人,就是宫里的庾皇后都丢在了脑后!
这样一想,武沈不由得脊背发凉。
这样的人可以信任?
庾柔庾倩为了家族甘愿赴死。庾希为了自己性命,竟是连嫡亲的兄弟都不顾,自己和他仅是表亲,难保哪天不会落到庾柔两人的下场。
然而,让武沈向朝廷举发,或是暗地给姑孰送信,他又做不到。
庾希可以六亲不认,他却过不去良心那关。
好在北伐日期将近,武沈接到官文,即将带兵前往兖州。这给了他借口,能够暂时摆脱这个烫手山芋。
武沈离开后,海陵也不会安全。
庾希左思右想,竟是打算前往京口投奔郗愔。
看到这里,桓容不禁咋舌。
是他不理解古人,还是庾希的脑回路本就迥异于正常人?
只要肩膀上扛着的不是倭瓜,必定应当清楚,庾氏落到今日下场,桓大司马和郗刺使都是“功不可没”。
逃命途中投奔郗愔?
不怕被对方一刀宰了?
“这人到底怎么想的?”
桓容一时之间想不明白,只能向下继续看。
“郎君,膳食已好。”
车厢外,阿黍的声音传来。
桓容忙收好书信,放到车内暗格,推开车窗道:“请刘参军和两位舍人同坐。”
“诺!”
阿黍福身应诺,领着健仆开始安排。
时逢六月,盐渎多雨,相隔两县之地却是艳阳高照,不见雨水的影子。
两支队伍汇合后,暂时在河边扎营。
盐渎的队伍埋锅造饭,搭建围栏,京口的府军在一旁看着,时而搭把手,都是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