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战京都(七)(2 / 5)
硝烟未平,天灾又频频来袭,民不聊生,不少难民也朝着京都涌来,寻个逃难保命的一席之地。起初,郑召也命众将士接济这些难民一二,以收拢民心,只是后来这难民越发多了,军中粮草有限,尚不能自保,又如何能供得起这么多张嘴。
顾雍站在京都城墙之上,笑望着远处,羽国战旗已被风雨吹得东倒西歪,军队士气锐减,原是每日都来攻城,如今却驻扎在几十里外不敢轻举妄动了。顾雍私心想着,过不了多少时日,郑召必将退兵,到那时自己再穷追猛打一番,定要让这小儿一蹶不振,灭了郑召这心头大患,郑氏天下便是唾手可得。
“这大雨,究竟要下到什么时日?”顾雍皱眉不喜,这雨连绵不休的,何时才能等到月圆之夜?他已有些按捺不住了。
“丞相须得耐心等待,心诚则灵。”黄袍道人鞠躬作揖回答道。
许是命不该绝,如果没有这场大雨,顾青盏定是等不到陆萦的。
“什么?撤兵?!”
郑召听得陆萦所说,拍案而起,现在正是紧要关头,怎能贸然撤兵,南征一行本就耗尽了羽国大部分兵力,辗转无果便退兵回程,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些精力。
“此撤兵非彼撤兵……”这些时日,据陆萦打探观察,大批难民涌入京都,京都已是人满为患,大郑朝廷又迟迟不肯分发赈灾粮款,百姓已是怨声载道,相反,羽军为难民分发飨粮,反而立了些威望,“皇上,这些难民会替我们打赢这一仗。”
郑召未能理会陆萦的意思,纵然羽国兵力折损,也不需要这些难民来充数,他们在战场上又能有何用,他淡然道,“道来听听。”
陆萦道:“让难民换上我们的盔甲北去,让我们的士兵穿上难民的衣物,如此……偷梁换柱。”
“此乃妙计!”听到偷梁换柱时,郑召豁然开朗,如今羽军扎营京都外围已一月有余,郑兵正巴巴地等他们退兵,此时让难民穿着羽国的战服北去,郑兵定以为是羽军大势已去,不战自退。“……待羽军掉以轻心,我们再一举攻城,只是兵士们脱了盔甲……”
陆萦知道郑召的顾虑,一旦丢盔弃甲,那军队的战斗力便大不如前,但羽**队早在北疆之时就长期征战,虽然守在京都的都是大郑精兵,但是论战力,不一定能超越羽军,更何况如今天气恶劣,对作战经验丰富的羽军来说,并无甚影响,但郑兵定不能一时就适应,“皇上,出奇制胜,时至今日也只能放手一搏了。”
郑召考虑一二,才道,“便依此计,只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