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青云台 > 第201章

第201章(3 / 4)

一个陷在泥藻中的人意味着什么,他们再不用像我当初那般……”

章鹤书说到这里蓦地顿住,他只是振奋地戳着手,不断来回踱步。

“罪臣不知道他在高兴什么,看他这样兴奋,罪臣反而有点生气,觉得他是在敷衍,不想兑现对罪臣的承诺。章鹤书却反过来劝服罪臣,他说,先帝是个明君,太子……就是官家您,看着也是个好苗子,边疆安定的盛世朝堂,必然是文士出,武将默,单凭茂儿一人,又能走多远呢?但是有人一路帮扶着,那就不一样了。罪臣和他都老了,扶得了一时,扶不了一世,将来,还要靠年轻的这一辈。只要我们对挑几个长势好的笋尖,对他们施以小恩,等他们成了翠竹,自然知道回报我们。那么什么样的‘小’恩,能让人一生铭记呢?”

大殿上静静的,只有谢容与道:“知遇之恩。”

“不错,正是知遇之恩。章鹤书说,他能够拿到洗襟台的登台名额,到时候分罪臣几个,罪臣看中了谁,尽可以与他说,他会想法子让这些人登上洗襟台。罪臣是个粗人,只知道一些很粗浅的道理,章鹤书的话,罪臣当时并不全明白,也不知道该不该答应。然而这时,发生了一桩意外。

“诸位还记得,咸和十二年,西北常昌将军命丧蛮敌弯刀之下,罪臣疾奔三天三夜驰援邙山以南么?罪臣到的时候,邙山之所以没有被攻陷,是因为常昌将军麾下,有一个姓茅的校尉带着残兵力扛蛮敌,这个茅校尉后来被封了游骑将军,他和罪臣一样,在此役中受了重伤,几年后被朝廷召回。他不是世家出生,大字不识一个,在京中仅领了个吃俸禄的虚衔,过得并不好。不过他真正过不好的原因并不是这个,咸和十七年,苍弩十三部入侵,他托人代书,上过十七封奏帖主和。罪臣承认,当时主和的大臣里,有许多人的确是畏缩不战,可是茅将军不是,否则他不会落下这一身伤。他在西北驻守多年,深知劼北一带百姓的疾苦,他们早就经不起一场战争的摧残。茅将军的奏帖里,议和只是缓兵之计,他希望朝廷先以遣使议和拖住苍弩十三部,然后将劼北百姓撤去邙山以南,此后再打仗不迟。”

“咸和年间的朝廷,”曲不惟苦笑了一下,“哪来的银子撤走劼北人?要真有银子,当年灾荒的时候,就不至于易子相食了。退一步说,即使有银子撤人,耽搁几个月的军资又怎么算?不过罪臣已经说了,茅将军就是个粗人,他算不来这些细帐,他心里眼里只有劼北的那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他一个低阶将军,没有面圣的资格,廷议也轮不到他,他写好奏帖,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