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4 / 4)
确是当世无人能出其右奇才。”
“前几年,他南来南俊,北往冒凉,平息了两头联兵符之乱。铁腕手段,令人心折。去年夏末入秋,他才返回大瑛永京。甫一回朝,便利索地办了几桩大案。”
“因大瑛的昭和帝早有传位之意。瑛朝兵伐一起,承轩帝便被封了太子。当时,近诛乱臣,远稳民心,内理政事,外平战乱,诸多重责重难,几乎是由承轩帝一人扛起的。”
“却不说这些丰功伟绩,都该记在承轩帝一人头上。可算一算时日,大瑛朝从动乱起,到动乱平,恰好是承轩帝理政的这一段日子。”
“而去年夏末,到严冬过去,不过仅仅半年而已。”
“试问,这天下间,有哪一位储君,哪一位皇帝,能在半年之间,平息动乱,将江山打理得四海升平?这天下,又有哪一位帝王能及得上他?”
客座里,众人面面相觑,皆是沉默。
过得一会儿,有一人却道:“可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晓得,算不上新鲜事儿。”
那人悠闲一笑,端起茶来抿了一口,又才道:“前头说的,不过是做个铺垫,好叫你们为后头的事儿大吃一惊。”
卖完这个关子,他便放下茶盏。手指在桌上敲了敲,慢腾腾道:“便是这么一个人,做了三天的皇帝,却日日不上早朝。”
“三天后,承轩帝大摇大摆下了一道圣旨。说什么新帝昏庸,无益于朝政社稷,又把自个儿贬为善使大臣,即日周游神州各地,察访民情。末了,还把他五岁的弟弟英景贤封为皇帝,又把他爹弄来当摄政王。你们说,这事儿新鲜不新鲜?”
然而言语毕,满座俱静,落针可闻。
好半晌,有一人结巴道:“这、这不是真的吧?英景轩不做皇帝了?这实在是,实在是……”
“怎么不是真的?”那人笑道,“这是五天前的事儿,现如今瑛朝上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我还能蒙你们不成?”
话音甫落,但闻“啪嗒”一声,一盏茶壶从舒棠手中堪堪滑落,砸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