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8 / 9)
栏多出了十张普通卡。
吴普注意到其中一张泛着淡青色的光芒。
他第一时间把这张卡翻了过来。
人物姓名:韩娥。
特殊技能:余音绕梁。
人物介绍:她出生在春秋时期,经过齐国时路费耗尽,选择卖唱换取食物。当时满城的人都来听她唱歌,无论男女老少都听得如痴如醉。她长哭则万人同泣,欢唱则万人皆喜,歌声往往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这是一位春秋时期的流浪女歌手!
吴普瞅了瞅卡面,还是个大美人。
大半夜的,吴普没有立刻把人召唤过来,而是继续看剩下的九张卡。
比起拥有特殊技能的人物,这些普通卡就真的很普通了。
他们的名字一看就是随便起的,大抵都是张三李四王五之流,很符合古代底层小人物的身份。
吴普先翻出的四个未成年。
两个小书童,两个小绣娘。
两个书童是南宋时期的,估计和苏轼能说上话。
两个小绣娘是明朝来的,介绍就是“普通绣娘,刚刚入门”。
吴普把剩下五张牌一口气翻完,翻到的分别是货郎、木匠以及三个农民。
三个农民还是一家三口,夫妻俩带着个小女娃。
这十个人的状态有七个是“极其困窘,需要工作”,剩下三个农民的名字却直接红了。
状态赫然是“饥寒交迫,命悬一线”。
吴普眉头一跳。
按照苏轼的情况来看,这个状态很可能是对方的实时状态。
要是没抽到就算了,既然都抽出来了,他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人饿死。
吴普转到旁边的空院子,选了间空房把命悬一线的三口之家召唤出来。
骨瘦如柴的一家三口很快出现在吴普面前。
他们脸色蜡黄,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看起来状态非常糟糕,仿佛马上就要活活饿死。
根据卡面提示,他们是唐朝衢州人。
按照时间节点来推算,他们可能正经历着白居易那首《轻肥》所描述的“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据说那一年江南干旱严重,连灾情最轻的衢州都出现骇人听闻的“人食人”惨况。
这诗估计用了夸张手法,但这一家三口却确确实实是饿狠了。
吴普见三人虚弱地蜷缩在床上,立刻起身给他们一人冲泡一杯葡萄糖,挨个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