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 趁机自夸(2 / 5)
”这些工匠并不是普通工匠,而是他们的专业研发人员,还是十几年前他们弄的那个蒙学出来的。当年那批人之中,想考科举的考科举,不想考科举的便投身科研工作。方氏给了他们极好的研发环境,他们既不用入工匠户籍,又可以申请足够多的专项资金!
最重要的一点是,只要是走这个途径上来的,就曾经背过王雱划出来的《义务教育必背篇目》,《醉翁亭记》就在其中!
正有条不紊排版中的研发人员里头还有人能分心回一句:“因为这是必背篇目!”
听听这小伙子痛苦不堪的回应,就知道他曾经经历过“朗诵并背诵全文”的苦难!
欧阳修对这必背篇目很感兴趣,不过眼下要紧的是看看这活字印刷术的应用。几个年轻人手脚麻利地排好版,用上特制的油墨开始印刷,欧阳修嗅见空气里的油墨气味,问王雱:“这用的不是寻常的墨吧?”
王雱道:“那是自然,这是特制油墨。”他简单地把这种新型油墨添加的材料与欧阳修讲了,要让普通的墨均匀分布到活字上并不容易,所以方洪让人用各种油料反复尝试,才琢磨出这种方便好用的新型油墨。
便是放到雕版印刷上,这油墨也好用得很。
当然,若没有沈括研究和推广多种优良油料作物,想要大批量生产这种油墨也是不可能的。
官家和欧阳修听着王雱介绍每一个环节汇聚着多少人的心血,等分别捧起一篇刚刚印刷出来的《醉翁亭记》时就感觉心中百味翻腾。官家感慨:“朝廷养着许多工匠,却不曾做出这样的事物!”
王雱听官家这么说,当场又发表了一点小看法:朝廷的工匠是天底下最好的,供给官家、宗室、百官的器物也是天下一绝。他们无论是技术还是见识都远超于民间的工匠,只是发展路线比较单一,都往求精求贵上面走了,求新求奇的东西往往被称为奇技淫巧!
事实证明,这些“奇技淫巧”正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发明!所以可以做做规划,求精求贵要鼓励,求新求奇也要鼓励,只要能做出对朝廷、对百姓有用的东西,就该多加奖赏!
宋朝也有技术岗位,不过这些伎术官的特点是地位低、薪水低、升迁空间低!虽然入职门槛低,真正优秀的人却不会看这些岗位一眼。
至于官用工匠,那就更是底层的存在了,一般有三个来源:第一,厢军,这是骨干力量;第二,罪犯或奴婢;第三,雇佣的民间工匠。
一般来说,民间工匠的日子比官用工匠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