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 千防万防(2 / 5)
他是得活长久点,要不然旁人哪容得下他的王小状元!
……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王雱和蔡襄越混越熟了,对三司几百个编制公务员的情况也了若指掌。
他琢磨着时机已至,摩拳擦掌准备着手搞事情。
范仲淹的改革经验告诉王雱,随随便便把人开除公职是行不通的,你永远不知道尸位素餐的人之中有多少关系户!王雱和蔡襄自动请缨,要把三司那堆旧账解决了,还表示可以立下军令状,一个月内不解决就滚蛋!
蔡襄哪会让他立军令状,自从王雱往他家跑,他在家中的地位便直线下滑,儿子孙子都三句不离王雱,连妻子都对着嘴甜的后辈十分喜爱。他真要敢眼睁睁看着王雱往坑里跳,他在家里就没好日子过了!
蔡襄将其中利害和王雱分析了一番,让王雱三思而行。那些旧账浩瀚如星,别说一个月,就算是一年两年也不可能理清楚。
更何况,即便理清楚了也没什么好处。
王雱道:“怎么会没好处?若是能把往年账目都理清楚了,往后做事也能有个参照。”既然他爹想要搞宏观调控、计划经济那一套,肯定得好好了解大宋国情,不按照具体情况来拟定计划绝对会酿成灾难!
这些数据处理好了,可以走不少弯路!
蔡襄听王雱这么一说,点头应了,也没让他保证什么,只默许他调用底下的人。韩琦也和他说了,王雱这小子只要不搞东搞西,办起事来是很让人宽心的,赵概力荐他入三司为的就是让他做点能改变现状的事,而不是像很多人一样随便混个资历。
蔡襄同意得爽快,但他不知道的是,王雱接下来要做的事,即将引起一场大宋财政体系的大地震——甚至还拔出萝卜带出泥,打翻了许多条船。
王雱得了蔡襄许可,便挑拣一批看着还挺不错的人编整出几个组别,分批教授他们理账之法。
王雱虽不是学会计的,但这方面的能力绝对不差。还有一点很重要:三司之中还有一批当初他在开封国子监、西京国子监调教过的生员,如今他们有一部分进了三司,虽然是打杂的,可也都是能干活的生力军。当年锻炼出来的数据处理能力现在有了用武之地!
王雱把精通算学的人编整成一组,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便按照王雱传授的理账技巧开始处理建国以来的老账目。还有一些典型的文科生,数学奇差,王雱也没让他们闲着,要么派出去调研,要么让他们负责套入模板写年度报告,务必做到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