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理直气壮(1 / 5)
王雱走得潇洒, 朝中却又因他而起了一番争吵。原因很简单, 他这次回去除了汇报工作进展之外, 还顺便考了个制策,今年的制策试考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名字贼长。
王雱一看,贤良方正, 直言极谏, 这不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吗?太容易了!他大笔一挥把卷子答完, 觉得自己考得还行, 勉勉强强算是完成了他爹交待的任务。
王雱琢磨着自己事情还没干完,没必要留在京城等结果, 就和韩琦他们说了一声,拍拍屁股跑了。
王雱的文章从来没有不好的, 题意抓得准, 内容新颖又发人深省,怎么看都该评为头名。可, 王雱这才十七岁,又是状元出身,再给他升官,他怕是会成为朝中年纪最轻的五品官, 哪怕是从五品也够惊人了。
评卷诸官起了争议, 一派觉得王雱有这资质,凭什么不给头名;一派觉得王雱是在太年轻了,怎么能早早给他足以跻身朝官的品阶!
两边吵到韩琦面前, 韩琦默不作声地思考片刻,决定把这事交给官家决断。
官家的决定那是用脚趾头想都知道的,他当然乐意让王雱升官了,他早赐王雱绯袍了啊!态度难道还不明确?
反对的人明面上接受了给王雱升官的决议,心里却免不了给王雱打上个“攀附宰执,曲意媚上”的标签。这小子到底给官家和韩琦他们灌了什么迷药!
王雱带着赵仲针回到洛阳后不久,升官的诏命就和晏几道一起过来了。王雱对升官并没有太大感觉,反正该干嘛干嘛。得知晏几道被安排过来了,他和赵仲针夸了韩琦一通,说这韩大佬人美心善,就是嘴巴不够实诚。
赵仲针:“……”
总觉得夸韩相公人美心善听着怪怪的。
王雱一点都不觉得怪,他又提着食材去寻晏几道说话。晏几道在洛阳没什么熟人,官职又不怎么高,没人给他接风洗尘。王雱觉着他们已经是第二次见面,老熟人啦,可以登门拜访了——上回约好的!
晏几道还是头一回遇上王雱这样的人,来就来了,还提着食材来,看着就像要赖着吃完饭再走的。而且不等他叫厨下去料理,王雱竟捋起袖子说:“今儿这顿就由我来做好了!”
王雱自告奋勇完,还把赵仲针捎带进去。一开始,晏几道还以为赵仲针是王雱的小书童,回过神来仔细一看赵仲针的衣着,发现这小孩怎么看都是宗室子!这两小孩跑进厨房,叫人帮忙生好火,开始搞东搞西,玩得贼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