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3 / 4)
在鄞县时怎么给他楼先生出主意,在青州时怎么给屠先生他们出主意,在郓州时又怎么给他未来岳父出主意。总之,他走到哪祸害到哪,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梅尧臣一听,其中一些鬼主意特别耳熟,不就是地方经验上报到朝廷,朝廷又自上而下推广到各州官学的一些举措吗?当初他们刚到国子监时,还讨论过这些主意到底是谁出的,有用是有用,就是太折腾人了!
梅尧臣听着罪魁祸首十分得意地陈述着自己的丰功伟绩,一开始还有些吃惊,后来则一脸木然。
赶走积极拉他带着整个西京国子监一起搞事情的王雱之后,梅尧臣提笔刷刷刷地写起了稿子,将王雱刚才提到的“光辉往事”都给写了下来。
写完后梅尧臣检查了一遍,觉得内容详实,字句工整,满意地封好叫人送去开封,最好赶在二十号前给《国风》投稿。他是《国风》的创始人之一,投稿可以走特殊通道,应该赶得及上这个月的新刊!
梅尧臣很期待《国风》这篇文章刊出后王雱会是什么表情。
王雱可不知道梅尧臣写了篇堪称“王小雱坑人记”的文章,将他从小到大祸害各地官学的光辉事迹都给卖了,他为了进一步给洛阳这边打广告,写了篇稿子投去《国风》,吹一发“洛阳不仅春天美,夏天也很美”。
然后这厮还打了个广告,表示“我在洛阳修了个大讲堂,今年夏天开始会定时请洛阳退休老干部们开展专题讲座,有兴趣的都来旁听啊”,后头列了一个两个三个讲座课题,看着都贼吸引人。
《国风》编辑部有几个编辑调动到别处了,换了批新鲜血液,不过范仲淹还在那坐镇。
众编辑看了梅尧臣的稿子,都感觉质量上乘,还很有意义,能让人知道谁在背后提了这么多宝贵的建议。杨直讲还拿着稿子去和范仲淹核实,问那些建议是不是真的是王雱出的。
得到肯定答案之后,杨直讲算是明白王雱以前在国子监时为什么时不时会流露出一丝丝无奈表情,原来是因为挖坑坑到了自己!
梅尧臣的稿子被一致通过了。
王雱那篇稿子就有点争议了,《国风》编辑部的人都知晓王雱前段时间给朝中上下官员送自辨折子复刻本的“壮举”,一看这稿子就感觉这家伙在借《国风》打广告。
可是,这稿子质量确实很不错,要是不让它刊出,所有人都觉得可惜。可要是让它刊出吧,又感觉《国风》被这家伙给利用了!
众编辑争执了许久,最终决定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