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5 / 7)
问。他知道原因在哪里,原因在大宋开时的“黄袍加身”。
黄袍加身可以发生在姓赵的身上,自然也可能发生在姓钱的、姓李的身上——
所以才会有后来的“杯酒释兵权”。
所以才会有后来的“重文轻武”。
所以才会有皇帝对将领的种种防备——比如将军三年一挪窝,绝不能在一个地方扎根,力求做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不管是为了江山稳固而上书的欧阳修等人,还是为了自己地位稳固而上书的某些人,归根到底都是戳中了官家心中的这层忧虑才能成功把狄青踢下枢密使之位。
又过了两日,狄青要启程离京。狄青没想让人送,连自己儿子都没告知,悄无声息地出城。
王雱一早与范纯礼出了城,等候在狄青离京的必经之道上等待。
狄青远远见了王雱,有些惊讶,他翻身下马,接过王雱递来的酒,一饮而尽。
狄青将酒杯递还给王雱,抬眸打量着王雱与范纯礼,最后叹息着对王雱道:“狄咏那小子还在禁军中当差,你平时有什么要人出力气的,可以叫上他。”
王雱道:“那是自然的,有好事儿我不会忘了咏哥的份。”
“你小子很快也该入朝为官,”狄青看着他直摇头,“稳重一些吧,行事莫那么张扬。”狄青虽人气爆棚,但那只是非常时期朝廷需要炒作一番,他本人其实非常谨慎。这次朝中若不是借着四月那场天灾,怕也找不到攻伐他的借口。
王雱笑了笑,没接这话。他走到长亭中的琴桌前坐定,朝狄青道:“我为先生弹一曲送行吧。”
狄青对琴棋书画本没什么兴趣,可王雱的曲子一起,狄青便精神一振。
明明那琴弦还是看着还是细得像是承载不了半点重量,这一刻却忽然迸发罕见的激昂,仿佛有千军万马踏过长亭后的山林而来,来势汹汹、势不可挡!
战场,才是军人应在之地!
与其在朝中谨小慎微地维系着招人眼红的权位,还不如纵马疆场、上阵杀敌!
马革裹尸,百死不悔!
狄青翻身上马,坐在马背上仔细听完王雱的一曲,哈哈一笑,朝抱着琴起身的王雱道:“谢了,王家小子。”
王雱站在长亭下,回道:“珍重,狄将军。”
为狄青送了行,王雱便与范纯礼一起回城。到家中后王雱才知晓韩忠彦来过,给他送了个帖子,说要邀他去吃个家宴。
王雱和范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