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玩宋 > 第九十二章

第九十二章(2 / 8)

“西昆体”,所谓的西昆体,是指一类文辞华丽浮艳但缺乏真情实感的文章,乍一看,诗文写得花团锦簇,好不漂亮,实际上什么都没说。

此文体一出,风靡数十年,经久不衰。

另一类是崇尚“太学体”。到庆历新政年间,在太学讲学的石介等人强烈抨击这种为赋新词强说愁、能把虱子都写得美丽动人的文体,结果把太学生给带歪了,走向另一个极端:求新、求怪、求“险峻”。

总之,文章写得佶屈聱牙,一般人根本看不懂!

“西昆体”就是从一本《西昆酬唱集》流行起来的,梅尧臣敏锐地察觉到若是能把《国风》办起来,绝对是整顿国子监文风的好机会。

王雱的策划案被众人递到了范仲淹手里。

正好又逢上休沐日,范仲淹坐在暖炕上翻着策划案,始作俑者王雱正乖乖巧巧地坐在一旁,和范纯粹他们一并看书。

范仲淹敲敲矮桌,示意王雱上前,把策划案搁桌上,问道:“你搞出来的?”

“不是我!”王雱脸不红气不喘,“是我和子瞻兄他们一起琢磨的,我不是出主意的人,我只是这些主意的搬运工,负责整合所有人的意见。”

范仲淹挑出那篇近似于“创刊语”的选稿要求,搁在最上头:“这谁写的?”

“我写的。”王雱见被范仲淹单独挑出来,依然镇定自若,“都是大家提出意见,我给统一写里头。对了,还有部分内容我借用了一位前辈的想法。可惜我只是偶然看到这位前辈的文稿,那会儿还小,没注意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王雱煞有介事地把稿子其中一部分内容给范仲淹划拉出来。

“哦,哪位前辈?”范仲淹奇道。

“叫陈独秀。”王雱肯定地答复。

陈独秀同志在创办《新青年》的时候提出六点要求: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然后《新青年》上陆陆续续刊登了这些内容:某个图书馆管理员投稿提倡体育,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讨伐歌颂贞操现象、提倡妇女解放,并和其他刊物你来我往地进行激情辩论……

作为一个根正苗红的理科生,王雱是没什么创办这类正经刊物的经验,只能当一个搬运工。

王雱目光澄澈,表情镇定,丝毫没有说谎的迹象。

既然王雱已经说了“忘了是哪本书”,范仲淹也不再多问。

“太学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