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2 / 5)
瑗于是把王雱干的好事说了出来,并把那系着麻绳的铃铛往桌上一扔,显然恼火得很。
杨直讲好言劝慰胡瑗:“别气了,这不是年纪小,活泼了点吗?再说这也是有朋自由远方来,他设法‘招待’一番而已。”
胡瑗道:“你看看这麻绳,都快磨断了,显见不是第一回 。”少年郎贪图口腹之欲是其次,谁不爱吃点好的?要紧的是王雱不守规矩,坏了国子监的风气!
杨直讲和梅尧臣对视一眼,都没再劝。
别看他们平日里天天“针对”王雱这小子,听到胡瑗把人给关藏书楼里去了,明日后日可能都见不着人,心里还真舍不得。不过胡瑗正在气头上,他们不能说“算了吧不是多大的事”,要不然就等同于火上浇油了。
胡瑗把人罚了,又亲自跑范仲淹家一趟,告诉范仲淹这事儿。
范纯礼在旁听了这事,忍不住幸灾乐祸地笑了。那小子也有今天!
胡瑗瞥见范纯礼的笑,又哼了一声,问范纯礼:“你是不是也干过这事儿?”
范纯礼见火往自己身上烧了,忙说:“没有,绝对没有!”他也想胡闹,奈何他已经过了能胡闹的年纪,哪能跟着王雱乱来?
范仲淹跟着胡瑗骂了王雱一通,总算把这位老友安抚住了。
送走胡瑗,苏洵又过来拜访。这是昨日约好的,昨日范仲淹还有事,约苏洵今儿再来好好说话。
赶巧碰上王雱他们犯了事儿,范仲淹把事情也给苏洵说了。
苏洵脸色有些不大好看:“这两个小子惯是爱胡闹的,不想到了太学还这样!”
范仲淹劝慰:“与令郎无关,是元泽那小子怂恿的,从入学开始他就没消停过。”
苏洵道:“他们自个儿要是不愿意,难道还有人能压他们过去不成?”
两边数落完自家孩子,心中虽有些担心,却也相信在国子监内绝不会出大事、借此机会磨一磨自家孩子的顽劣脾性也挺好,都不再多提,转而聊起文章来。
被双方家长判定为“不会出大事”的王雱,全套铺盖让主簿着人收拾收拾带过来了。四个人点着灯看着浩瀚无边的藏书楼,面面相觑。这真要全部整理一遍,可要整理到什么时候才能整理完!
沈括是个书迷,看向那一排排书架倒是两眼放光:“这里藏书很多都是‘监本’,校对得很好。听说第三层还有很多孤本古籍,不知会不会让我们上去整理!”
苏轼和苏辙听沈括这么说,顿时也来了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