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冯家(4 / 4)
再比如如果知道会有大地震、大洪灾之类的天灾,他又该怎么做?顶多也只能提个醒,让对方多做几次演习,多监督一下建筑的牢固度。
人祸可以改,天灾难改。
少了“先知先觉”固然有可能会错失一点机会,但对于现在的宁向朗来说机会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宁向朗在听到美洲那边的惊人消息之后马上就跟傅徵天聚头。
傅徵天说:“不得不说,冯观微的运气实在太好了。”
宁向朗点点头。
两个人又凑到一块琢磨起国际上的下一步动向。虽然这么说冷血了一点,但是这样的“新教材”百年难得一遇,看看冯观微和国外一些金融巨头到底会怎么应对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这一“学习”就是一个多月,不管国际上有着多少动荡,在西欧举办的“瓷器长廊”如期拉开序幕。
李玉白跟楚洵早就说好要去,自然也少不了宁向朗的份。傅徵天这段时间眼睛都盯着国际上的事情,手上也攒了不少事没处理,宁向朗一说他就痛快地放人了。
宁向朗三人一起飞往西欧。
西欧人曾经对瓷器极其热衷,皇室和贵族家里都是必备的,待客时你要是拿不出一套像样的瓷制餐具都不敢说自己地位有多高!
这也就是明清时期外销瓷特别多的原因,就算是明朝实施海禁,很多外邦人也想方设法到华国“定制”瓷器,这一点可以从当时存留下来的很多受洋人审美影响的造型和画片上找到证据。
即使是现在,外销瓷依然占据着极大的市场份额,楚家在国内算是走在最前面的制瓷世家了,但他也想方设法想要分外销瓷这块蛋糕:因为华东赵家占据天时地利,数百年来始终牢牢把控着外销瓷这片市场!
这也是文森特一家访华时楚老爷子豁出老脸给楚秉和牵线的原因。
赚钱的好路子,谁不想抓在手里!
下了飞机,宁向朗就拍拍李玉白的肩膀说:“这次的‘瓷器长廊’肯定会有楚应昆在,你可要悠着点。”
李玉白笑了笑,说:“我可从来没在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