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难民(下)(2 / 4)
那安坐帐中的幼军统领张君闲恨得牙痒痒。
幼军若不是太过懈怠,本来也是万众挑一的好汉。在众人一致地诅咒统领,同心协力之下,很快在天黑之前把茅棚搭好。农家出身的人还造了几十个简易的灶台,虽然是天寒地冻,在几个经验丰富的猎人后代指导下,从小打猎长大的世家子弟入林横扫一通,摸到了某些兽类的巢穴,还是搜罗到不少猎物跟兽类用来过冬的粮食,热乎乎的肉汤很快熬了出来。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世家子弟何曾挨过饿,这完全没有调料的肉汤一入肚,最挑剔的大农令之子都直夸人间美味。
跟随君闲先行一步的众人虽然吃着热饭,但是怎么看怎么觉得对面的比较香。跟着唐清、许武的人就更不用说了,直接跟着他们的头儿去了那边。
第二天,这边的许多人也厚着脸皮跟着入林打猎,双方抢猎物时引发新仇旧恨,渐渐变成伏击战。
接下来的半个月,对于幼军众将士来说生平最苦难也最充实的日子。
将来他们在禁军里出头时,也以折腾幼军为乐,只要有机会到幼军里当教头,哪怕给他们千石俸禄他们也不去别的地方。有心人还把这苦难延续成了传统,让张君闲这个平凡无奇的名字以另外一种形式流传千古:没有谁能让人平日里咬牙切齿,临危时却又千谢万谢。
传言后世有个幼军将士为国立过大功,权倾朝野,告老还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常山要去当了花园。二话不说踩平了当时割破他脸的岩石,在那让他渴得半死的山顶挖了个池子,用笼子困住抓伤过他的猛兽供人观赏,临死前还有特意到那棵骗他绕了常山十几圈的树砍倒。
其执念之深,让人不得不遥想当年,张君闲到底要多狡诈,才能做到不被人碎尸万段。许多奸佞小人巴不得早生几百年,一睹其风采,若能学得他万分之一的手段就更妙了。
在幼军众人觉得自己就要变成茹毛饮血的深山野人时,君闲终于善心大发,给了众人两天的休沐日。
来自各州的平民原本无处可去,却被同甘共苦过的世家子弟热情洋溢地邀请到家中。一个五品以上官员招待他百来个人还是可以的,幼军将士登时去了大半。到了此时,幼军除了开始跟君闲走的那千人,已经完完全全摒除出身的差距,渐渐水乳交融起来。
唐越没有君闲的命令自然不会离开,许武不知为何也留了下来。在钱伯颜再三关怀下,才恶狠狠地瞪着唐越,说出唐越栽赃嫁祸后的惨痛后果:这些天在林子里即使他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