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 / 5)
这如画般的一幕落入圆空大师眼中,却只看到另一样东西:这位贵人身上紫气更甚,那缠绕在他眉间的黑气却正在消退!
有人替这位贵人解了灾!
圆空大师心中惊骇不已。什么人运道这般强盛,居然能替这位贵人解灾?惊骇过后,圆空大师眼里光芒大盛。
眼前这位贵人命中有三灾六劫,十余年熬过来,先是父亲暴毙,应了火灾;几年后又逢母亲改嫁,应了水灾;再到不久前的命悬一线,应了风灾;至此,三灾算是过完了。余下的六劫只是应三灾而生,若能早作提防,未必不能险中求生——险中求胜!
圆空大师念了声“阿弥陀佛”,上前坐到了“贵人”对面。紫气扑面,让圆空大师心中郁气全消。
有的,只剩对将来的期望。
年关将近,颜舜华越发忙碌。
李卓然沉默寡言,不是经营店铺的好人选,颜舜华观察了一段时间,将那机灵的伙计拔为掌柜。
伙计叫赵平,有个弟弟叫赵凡,很平凡的两个名字,搁在寻常百姓家却透出了点不凡的味道。要知道百姓家里起名,大多会像沈家那样,最年长的叫大郎,排行第二的叫二郎,接着就是三郎、四郎、五郎,赵平、赵凡这样的,已经算是有人为他们悉心取名了。
赵平为人机灵,善于应变;赵凡却木讷少言,若不是他有个会来事的哥哥,谁都不会注意到他。
赵凡不善言辞,在算术方面却十分了得,食坊的账目经他一整理,马上变得清楚明白,连颜舜华都能轻松看懂。
稍一打听,颜舜华知道自己捡到宝了。
这两兄弟虽然出身寒微,却曾有幸得比邻而居的秀才教导,识得不少字,算术也略通一二。
若不是深知没有家世、没人举荐,寒门子弟不可能有出头之路,他们说不定会一心钻研学问,以盼日后能出人头地。
眼下的话,他们母亲病重,需要钱来治病——出人头地什么的,还是别去想了。
颜舜华知道赵平与赵凡的情况后没说什么,只将食坊交给赵平去打理,账务则由赵凡掌着。
食坊厚道的价钱、方便的吃法招来了不少客人,不过才一个多月,盈利已经相当可观,说出去恐怕会吓别人一跳。
赵平和赵凡当然不会说出去。赵平主动找上颜舜华:“我觉得在北边可以多开一间。我们不开,别人也会开的。”
颜舜华说:“钱够么?”
赵平点头。他指的钱够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