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母虎同笼(3 / 4)
就搬家,搬到慈悲庵的老宅去,要么我就把她弄进山里去,横竖清闲一日是一日,我能受得了齐梅,受得了陆宝娟,我受不了隔壁这个大嗓门儿。”
锦棠嫣然一笑,勾过陈淮安来,悄声道:“放心,我有的是办法治她。”
她款款撩起短袄来,哑声道:“再瞧瞧,我肚子可变大些了不曾?这都怀上多久了,肚子怎的就没变化呢?”
陈淮安跪在床前,仔仔细细儿的盯着,良久,叹道:“瞧着是真没变化,你吸一口气我再看看?”
锦棠于是深吸了口气,俩夫妻借着窗外照进来的夕阳,俱盯着她犹还细软而又紧致的肚皮,偎在一处悄声儿的说着,盼着。
那小腹之中,一个小小的胎芽,就在此时,懵然一声砰,就开始发芽了。
再说张氏。
人总有个得陇复望蜀的心,而张氏的这种心态,比别人更甚。
如今,渭河县的罗家酒肆,全权由葛大顺照料着。
当然,在老酒被逐渐转移到河西与隆庆坊之后,那座小酒肆其实也就只能维持个渭河县的用酒量。
但那也了不得啊,既由葛大顺照料,那一间酒肆就等于是白白儿落张氏手里了。
这么些年,她慢说一个铜板儿的利润不曾给锦棠交过不说,见天儿的,就为着说酒肆揭不开锅,在葛牙妹面前打秋风,每每还要说,这钱都是用来经营酒肆的。
而她此番上京,除了想凭借着儿子,从此就躺在床上吃着肘子享清福之外,还有一桩心事。
那就是,在她看来,渭河县的酒坊才是锦堂香的根源,而如今渭河县的酒坊有葛家一半,那么京城的锦堂香,也就该分葛家一半不是。
于是乎,张氏便和余桂枝两个便合计着,把京城的锦堂香也分一半。而且,从此余桂枝管沽酒,张氏管收钱,俩人要把财权先抓到手里。
商议一罢,俩人就乐呵呵的跑来跟锦棠说这事儿。
此时八月,鲜核桃新下来。
齐如意听说核桃能补孩子的脑,把锦棠圈在床上,不许她下床,正在给她剥鲜核桃吃呢。
锦棠听了来意,立刻便道:“这有甚?酒坊是我的,也是我娘的,是大舅和青章的。不过,咱们酒坊里如今不缺沽酒的,只缺一个管钱的,舅母和桂枝商量一下,去一个管钱即可,两个人我不要的。”
齐如意以为锦棠说的这是真话,急的直瞪眼,锦棠却笑着摇头,示意她不必着急。
张氏和余桂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