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云豆窝窝头(3 / 5)
随他的一生。
黄爱莲就在贡院门外,一辆精致无比的马车上坐着。
阿昌和阿易,那两个曾经的小奴子,在两年前,朝廷剿灭白云楼的时候,给她送出去顶罪了,如今跟在她身边的却不是空有美貌,娇的跟朵花儿似的小奴子,而是一个叫做薛才义的盛年男子。
这男人原是个在崆峒山出家的武僧,据说一根禅杖打遍天下无敌手。
黄爱莲上山,与他相对而坐,论了一夜的道,他就下山,还俗,跟在黄爱莲身边,为奴了。
“才义可曾见过鱼跃龙门?”黄爱莲一件白色纱衣,下罩着沉潭面的纱裙,腕上两只翠玉水亮的镯子叮咚作响,侧首,问盘膝僧坐在她身边的薛才义。
薛才义摇了摇头。
虽说跟着黄爱莲,但这和尚从未断过修行,他只是,倾慕于她的满腹诗书,并才华而已。
“我见过。”黄爱莲道:“在从壶口跑哮而下的晋陕大峡谷中,黄河水仿如暴怒的腾龙一般嘶吼着,尖叫着,奔腾而下。而三尺长的大鲤鱼,逆瀑布而上,跃上禹门口,便会化作腾龙,着青云而直上,升仙而去。
才义啊,人是半神,半兽的物种,有神的思维,却有兽的身体。但兽是纯粹的,纯纯的兽,正因为他们纯粹,才能专心修行,化羽登仙。不过,话又说话来,今日,这座贡院,于这些秀才们来说,恰是他们的龙门,是腾然直上,还是安然作一条永不能翻身的咸鱼,皆在今日了。”
薛才义与很多很多的俗人一样,膜拜于黄爱莲这不凡的谈吐,垂首道:“姑娘说的极是。”
黄爱莲撩起窗子,遥遥望着一个个的考生,红唇轻掀慢启:“不过,那条跃龙门的鲤鱼咱们要慢慢抓,如今,咱们先去拿咱们的酒肆吧。”
马车随即启程,摇摇晃晃驶出城门,一路往秦州而去了。
此时不过清晨,沿街不停的有人在叫:“豆腐包子,荞面饸饹,刚出锅的鲜饸饹。”
陕西行省,虽说是边穷地区,却囊阔了整个大明一半的疆土,在此考试的多为外地举子,准备干粮是他们的长巷,几乎人人都背着一只大褡裢,在门前等着搜查,检视。
而贡院门口的衙役们,细到连每一只馍都要掰开,细细揉扭,看其中是否夹带了小抄。一整只的馍,叫他们掰完,就成碎片了。
连考三日,吃住宿都在这贡院之中,而秋季食物易坏,为了到第三日还有吃的,考生们带的都是不易坏的杂粮。
因为葛大顺在锦棠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