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都市 >女王的小鲜肉 > 第118章 防小偷章

第118章 防小偷章(3 / 4)

长的,北宋财政越来越吃紧,所以他们把眼光放到了海洋上。海洋从那时起,第一次成了中国人的聚宝盆,中国人也真正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

海洋上不可能搞农业,那搞什么合适呢当然是贸易了,因而北宋时期的海上贸易逐步起来了,商业也逐步繁荣了清明上河图,北宋也有士林夜市,应该不比台北的差。这些商业赚的钱恰好补贴了财政日趋紧张的北宋政府。

不过我们看到,中国人走向海洋的动机是被动的,政府是被迫无奈,因为长期饭票契丹人给的压力是越来越大的,因此一旦北方草原的危机暂缓,就能看到南方海洋贸易量的下降了。

郑和下西洋日落风帆

这个故事无需再多说了,这里要讲的是中国人最后的海洋身影,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为何要花这么多钱,派了这么多的船去东南亚,印度,东非,阿拉伯呢

有历史学者说是为了找到那个被他赶下台的侄子朱允炆,也有人说是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等等。我个人的观点认为,作为一个成功的帝王,其自我感觉是很良好的。但朱棣自己有个硬伤,即他是篡位上台的,背后被别人戳脊梁骨的感觉那是很不舒服的。因而国内有人骂他,好吧,那我到国外去宣讲我是正宗的,不是假冒的,让外国人说我好话,那心里可能平衡一些。顺便宣扬我天朝威严,满足一下个人的虚荣心。

皇帝的意思,下属未必都能揣测透,于是乎苦了太监郑和,和老百姓们,劳师远洋,去了一趟又一趟。可以说下西洋也不是中国主动拥抱海洋的,而是一个帝王个人喜好和个人意志的体现,因此后来朱棣死了之后没多久,下西洋被废止,连郑和当年下西洋的航海日志和航海图都被烧了,因为有大臣将这些东西以后若是再要出来害人的。

中国人出来过了,但又回去了,然后再也不出来了。

甲午战争重新塑造

甲午战争,号称中国人普遍看天下的开始。东洋小日本的崛起让我们中国人对这个国家抱着矛盾心态,既羡慕又仇恨,既仰视又鄙视。其实日本也同样如此,日本这个国家以及国民心理也是纠结到极致的。

所以甲午战争是一个拐点,即心理和意识的拐点。中国的上层人士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了,怀疑走的路是否正确,怀疑学的东西是否有用,怀疑所有的文化是否先进了。

我们一直窝在陆地上的安乐窝中,没有真正主动地拥抱海洋,和了解海洋文明。大陆文明似乎走进了历史的死胡同中了。农业文明的模式似乎也没有那么管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