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4 / 4)
岗。
舒晴顿了顿,摇头谢过了她的好意。
“当初入党的时候,你就告诉过我顶岗的职责,那个时候我就做好心理准备了。”
重点在于,顾之曾经一个人单枪匹马去法国,克服语言和生活障碍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而她尚且还是一个活在象牙塔里的人,如果一直因为家庭特殊而活在他人的保护之下,也许一辈子都独立不起来。
他给了她足够的时间去学会对两人的未来有信心,她也该同样付出足够的努力去跟上他的脚步。
结束课业那天,舒晴在寝室里收拾行李,秦可薇拿着份文件急匆匆地奔了回来,十分兴奋地递给她,“瞧瞧,快瞧瞧!该不该请我吃饭?”
舒晴以为她申请到了去A市的什么好学校实习,边笑边接过来看,结果一看之下,顿时震惊了。
“你怎么也要顶岗?”
不光是顶岗,还和她一样跑到了条件最艰苦的高原上去……
秦可薇也开始从桌子下面搬行李箱出来收拾,“还说呢,你要去那么艰苦的地方,我却跑到最骄奢的贵族学校去实习,叫我这种正直善良的人如何接受?当然要舍命陪基友了。忘了说,余治森和我一样都递交了申请,刚好有的党员家里有关系,又在想方设法地申请不去顶岗,名额很顺利地就给了我们,这下子要麻烦您老人家多忍受两个不请自来的损友了。”
舒晴几乎说不出话来。
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地意识到,原来所谓的友情对她来说如此重要。
从小学到大学,很多昔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最终和她渐行渐远,她以为这辈子都会这样过了,很多人来去匆匆,仅仅留下一段相伴的时光作纪念。
可是此时此刻,面对这样“理所当然”的陪伴,她只觉得眼睛都有点酸胀。
秦可薇的余治森的决定并不单单只需要一点义气,更需要勇气。因为顶岗的辛苦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尤其是舒晴去的地方又是高原地区,天气状况、生活条件以及吃穿住行,样样都有很大的问题。
后来三人碰头时,余治森说得很轻松,“就当去旅行了,长这么大很少出盆地,这下一出就去了高原,洋气!”
秦可薇笑得毫无形象,舒晴也跟着笑,笑着笑着眼睛却红了。
大学四年,如今已然只剩下一年时光,遇见一个顾之,遇见两个一心为她的好友,值了。
作者有话要说:从这里奔向大都市了,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