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农家子的荣华路(2 / 7)
种,年年都要新制,你拿了种不种以后人家不卖给你了怎么说?
再说,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时间去慢慢说服他们?
“先别去想稻种,耀祖你把衙门公布的种稻之法誊抄过去,让富山百姓学起来,哪怕用原先的自留种,种地方式优化了总能多些收成。”
曹耀祖也想不到更好的法子,只能退而求其次,他在心里安慰自己,想着以前种马铃薯种麦种棒子也是,其实没换种,只是种的时候更讲究些,亩产就提高了很多,想来种稻也一样的。
他认为亩产从三百多到两千,一跃六倍不仅仅是换了稻种,手法同样关键,这个惊人的收成应是两者综合的结果。
再有一段时间就该春种,曹耀祖耽误不起了,眼看求种无望,她没多耽误,带着游氏就要返回富山。
曹耀祖觉得只要同农户们讲明白,把新式种法推行下去,富山全县也是能增产的。
可他算漏了一点,他没考虑到预期和现状相差太远,这个心理落差多少人能调节过来?曹耀祖回康平之前同手下提过,说自己这就去为百姓请命,让他们尽量想法子安抚,还扛了大旗说陈乡侯总不至于罔顾民意。
曹耀祖一直都这样,他是那种有说服力能给你信心的人,这种形象多数时候都是有利的,不管上峰或者手下都信任他,但也会有坏事的时候,就像这次。
曹耀祖回到富山县的那天,全县都在欢呼雀跃,到处能听见有人吆喝说“县令大人回来了!”“快来啊,县令大人带稻种回来了!”“县令大人不愧是游知府的女婿,别人都弄不到种,只他有这个门路!”“何止,我听说啊,曹县令就是康平县人,他同陈乡侯是郎舅”……
都没来得及掀开帘子同百姓挥手,坐在车厢里的曹耀祖就听到这些话,他心中一沉,感觉不妙,待马车在府门前停下,曹耀祖护着妻子游氏进去,命管家传话给县丞县尉,使他俩过来,问怎么回事,方才知道是他出门时给下属的信心过多,前些天农户们又来衙门口闹,他们顶不住就讲了几句,说县令大人已经去临州为大家求稻种去了,请他们莫要心急,稍安勿躁。
衙门这边说得不多,农户们自己补充完善得多啊。
简单讲,你说我试试,听在别人耳中意思会改,他听着是能成。
曹耀祖的底细寻常农户知道得不多,衙门这些人多少都听过,听过回去还同家里人讲过,知情者又拍胸脯说假如县令大人都求不到种,那谁也求不到。为什么呢?因为他不仅是岑州知府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