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章 疯病(1 / 5)
连着半个月太子恍恍惚惚, 他至今不敢相信那日听到的是真的, 该不是没睡醒人还在梦里吧?皇阿玛说想禅位给他?连期限都给了?
瞧他那傻样就知道受的刺激不小, 康熙本来没想说啥,心道老二觉得难以置信也没错,这事换做是谁怕是都想不到。从来只有做儿子的想逼老子退位, 没听说做爹的急急吼吼想当太上皇!多善解人意多好的爹呢!
康熙在心里猛夸了自己一波, 之后敲打太子让他别整日梦游。这个冬天整个黄河以北都遭了雪灾, 既有时间胡思乱想不如为朝廷出点力,想法子应对可能还会持续几个月的灾情。
如今才十一月中, 按照正常来说开春也是两个月后,就按两个月算,照目前这态势得冻死多少人?
胤礽跟着就一个激灵, 的确, 眼下不是考虑其他的时候,鹅毛大雪来势汹汹, 一下就是好些天,像是准备一口气下个无休无止,在这样见鬼的天气下, 就连他们穿棉袄披大麾的都感觉冷, 民间还有仅着单衣或者夹衣过冬的, 更多的人家哪怕有袄子也穿了不知道多少年,里头棉花全结块儿了,压根不暖和……照这样看来,能安稳熬过这一冬的有几人?
这种气候下, 哪怕不丢命,冻伤也得有十之七八,朝廷怎么才能降低这个比例?
头年的旱灾和疫病都没这么糟心,冻起来轻易就要死人的,远了不说,京中已经哎哟连天了,都指着朝廷发棉发炭呢?
棉花和炭块不像粮食,这两样,哪怕朝廷有储备,量也没那么大,再者说他们储备的多是给贵人用的上等品,咋可能拿来赈灾?衙门倒是发下文书,物价至多翻一倍,翻两倍的抄家,翻三倍的流放,三倍以上直接砍头……这举措稍稍缓和了尖锐的矛盾,纵使开铺子卖炭的商户都瞄着最高限度一倍去,这样的价钱百姓勉强还能接受。
北边发生雪灾不是稀罕事,严重成这样那就称得上罕见了。胤禟回府之后还说呢,他手里有些闲钱,却不敢起头施炭,就怕领到的反复排队,没领到的直接挤上前来哄抢,施粥多半不讨好,施炭能好到哪儿去?
你白送给他,他只会说你的钱是鱼肉百姓来的,你还是天潢贵胄出身,堂堂皇阿哥体恤百姓理所应当。
拿了嫌不够,恨不得冲进门去抢光你家!
胤禟是怂,他不敢做这个出头鸟,不敢让人知道府上储备挺多。
听他这话,宝珠感觉他还是想为朝廷做点什么,不敢直接开门施炭,还有其他办法,或者起头给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