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2 / 6)
股力量。
三阿哥因为在敏妃丧百日中剃头,同十三闹得很不愉快,被康熙降了爵位,又冷了几年,这两年有回暖之势不过也没交代他做什么不得了的事,而是丢去编纂历法去了。这对农耕农事很重要,不过……对夺嫡之争并无帮助。康熙四十九岁生辰当天,他遭算计接了老四的苦逼活,之后几个月都四处奔走催债,胤祉是个做事认真的,他很努力,可惜就是不见成效。你刚开了个头,还没说到点子上,对方就开始诉苦,说着说着还红了眼眶。到这份上,他基本就不知道怎么接话了,若还要说,人家能直接哭出来。
他们摆出一副“你不体谅我那就是十恶不赦”的表情,胤祉就怂了,折腾几个月,却不见任何成效,康熙过问起来他就学着大臣们那套,跪在殿前说苦衷,听的人直摇头。
这事情你做不成,不要紧,康熙是一国之君的同时也是众阿哥的父亲,他当然能体谅儿子的辛苦,既然你不行,那以后就不找你了。那阵子荣妃都很不安,后来发现没受什么实际的出发,只是挨了几句说,才松口气,他们母子的反应是完全一样,都觉得逃过一劫,实则不然。
康熙不是没处罚三阿哥。
他给了最最严厉的处罚。
那就是对他失望。
身为皇子,尤其是汲汲营营有野心想要夺位的皇子。
做错事摔跟头不要紧,暂时的失去支持率不要紧,被误解疯言疯语也不要紧……这些都能挽救,最惨不过被皇帝放弃,被对方盖上“废物”的标签。
你觉得只是一次失败,不应该直接被判死刑,康熙看到的却不是这个,他看的是做事的方法以及态度,能不能接受失败,能不能坦率的反省自己,能不能别找那么多借口推脱?胤禛催债的方法虽然激进些,效果总是很好,那些在老三这边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老东西,对着老四那张冷脸就老实了,也不说自己多困难,也不说拿出一个子来都活不下去,都是老实给钱。
这就是气场,这就是办事能力。
对胤禛这样直接到粗暴的手段,康熙不予置评,他要的结果是达到了。皇帝没那么多闲工夫去管下面的人怎么做事,看的就是成与不成。
虽然在康熙这里减分颇多,毕竟是早年出生的阿哥,胤祉也有相当的支持率,他额娘荣妃是马佳一族的贵女,家中兄弟不少,都是武将,都很成器……托这些人的福,胤祉虽然没什么光辉事迹也没有了不起的成就影响力也不低。
他之后就是五阿哥胤祺,其额娘是后宫常